第76章 初步化解(第1/2 頁)
永樂九年
隨著光幕中層出不窮的點評,朱棣目光逐漸從不安轉為深思,隨後神色嚴肅的在光幕上不斷滑動,似乎在尋找著什麼。
最後神色複雜的沉默良久,他緩緩落寞的嘆了口氣,環視群臣,眾人皆屏息以待,不敢出聲,唯恐打破這凝重的氣氛。
“後世之評,褒貶不一,”朱棣終於開口,聲音中帶著難以言喻的複雜情感。
“有言朕乃篡位之君,亦有贊朕勵精圖治,武功顯赫。看來,朕之功過,後人自有定論。”
楊榮小心翼翼地插言:“陛下,後世人之評說,多有偏頗,不可盡信。但能確信者,陛下之聖明、永樂之盛世,實為我大明之榮耀。”
夏元吉附和道:“正是,陛下北征蒙古,南定安南,西巡甘肅,東狩遼東,四海賓服,萬邦來朝。陛下之功,山河可鑑,日月可證。”
朱棣微微點頭,似是對群臣的讚譽感到慰藉,又似在自我確認。
“朕一生征戰,為的便是這大明江山的穩固。後人若能繼朕之志,守我大明基業,便是對朕最好的評價。”
朱高熾見狀,連忙表態:“父皇放心,兒臣定當謹記祖訓,遵循太祖遺志,勵精圖治,絕不讓宦官干政,絕不負陛下所託。”
朱棣聞言,目光溫和了許多。“太子,汝可知道,為君者,非僅需武功,亦需文治。永樂大典,便是朕留給後世的文化瑰寶,望汝能珍視。”
“兒臣謹記,永樂大典乃我大明文化之精華,兒臣定當廣為傳揚,使之流芳百世。”朱高熾鄭重承諾。
朱棣滿意地點點頭,隨即目光轉向群臣。
“諸位愛卿,後世之事,朕雖無法干預,但今日之大明,需要爾等的輔佐。
宦官之事,必須嚴防,不可讓其坐大。至於藩王,亦需謹慎,以防激起內亂。”
群臣紛紛應諾,楊榮、夏元吉等重臣更是保證:“臣等定當竭盡全力,輔佐陛下,維護大明江山社稷。”
朱棣再次在光幕上尋找著那個他非常熟悉的名字,依舊一無所獲,長嘆一口氣,似乎放下了心中的重擔,又似乎充滿遺憾。
他默默開口,像是在與朝臣對話:“如此,也罷。”
洪武四年
朱元璋與馬皇后正於御書房中,品茶論國,窗外秋色正濃,金黃的葉片隨風輕舞。
馬皇后看著光幕上關於未來的記載,眼神中流露出複雜的神色。
她輕聲對朱元璋說:“重八,這些文字記錄的未來,令人憂心。”
朱元璋神色凝重,“允炆者,必標兒之後也,標兒...恐有不測之風雲!”
馬皇后聽罷不由緊張起來,忙起身就要去找朱標,朱元璋也跟著一同前去。
殿中依舊跪著的朱棣見到馬皇后與朱元璋急衝衝趕來的身影,眼睛不由露出欣喜的光芒:
後世譽吾為永樂大帝,明君之名,實至名歸。篡位之舉,實乃迫不得已,允炆失德,理當寬宥於吾。
他充滿期待的喊了一聲:“父皇…”
緊接著便眼睜睜的看著他們略過他朝著朱標走去。
他的眼神逐漸黯淡,張了張嘴,最終還是選擇沉默。
朱元璋與馬皇后細細打量著朱標的神態面容,又喊來太醫確認無礙才暫時放下心來。
馬皇后走近朱標,眉眼帶著憂慮地說道:“標兒,汝總是國事操勞,可得學會勞逸結合才是。”
朱元璋也點頭附和,他深知太子的重任,但也明白身體健康是根本。
他語重心長地叮囑道:“標兒,汝是我大明的儲君,未來的大明天子,國事固然重要,但汝自己的身體更需要照顧好。”
朱標聽罷,心中既感溫暖也感責任重大。他深知父皇與母后的擔憂,鄭重承諾:
“兒臣定會注意,不敢有絲毫懈怠,定當保重身體。”
馬皇后點了點頭,一時也不知究竟會有什麼意外,只能暫時放下,往後小心著些。
馬皇后隨後走到朱棣扶起他來,輕撫他的頭頂,柔聲安撫:
“棣兒,汝心中有國,眼中有人,這是最難得的。
世事多變,別擔心,與父皇好好說說,定能找到兩全的法子。”
她的話語如同秋日的暖陽,溫暖著朱棣的心房。
朱棣期待又忐忑的看向朱元璋。
朱標適時勸道:“父皇,此事也並非一人之錯。”
朱元璋回看朱棣,回憶著光幕中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