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阿房宮(第1/2 頁)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213年那會兒,秦朝整了個大動作,把那些判案不公的獄吏全給收拾了,讓他們去修長城或者去南越前線。
李斯這丞相上書說:“以前諸侯們打架,都愛招文人壯壯聲勢。
現在天下一統,法令得統一,百姓在家得好好種地,讀書人得學法令。
現在這些讀書人不學好,學古的,批評現在,忽悠百姓,互相傳播歪理邪說。
一聽說新法令,就挑刺,私下裡嘀咕,出門就瞎議論,批評主上,標新立異,帶壞手下人。
不禁止這事兒,主上的威信就掉地上,小圈子就在下面形成。
禁止這事兒才好!我建議除了秦朝的史書,其他史書全燒。
除了博士官的書,藏《詩》、《書》、百家的,都得去守、尉那兒燒書。
聚眾議論《詩》、《書》的,腦袋搬家。說古非今的,滅族。
官知道不報的,跟犯人一起蹲大牢。
命令下達三十天,不燒書的,苦役伺候。
不燒的只有醫書、算命書、種地書。想學法令,找官吏學。”
秦始皇說:“行!”
魏國人陳餘對孔鮒說:“秦朝要燒先王的書,你是書的主人,這多危險!”
孔鮒說:“我學的東西沒用,懂我的只有朋友。
秦朝不是朋友,我有啥危險!
我藏書,等著有人求學。有人求學,就不怕了。”】
太清晰:“哪國統一了,其他國的書都是雜書。”
兔子帕特:“嬴政加李斯,兩個人加起來能解決世間所有問題,李斯設計的銅錢到清朝還在用。”
夜月:“但是李斯和趙高,只有秦始皇能把握得住。
秦始皇在世,趙高不敢作亂,所以秦朝只是秦始皇一個人的秦朝。”
鹹魚翻身:“我覺得嬴政和韓非加起來才是絕,韓非推崇的法,咱們到現在還在沿用。法之天下儒之教化。”
牛胖子:“突然有個設想,要是秦始皇在自己的皇陵裡備份這些書籍,那這故事不知會有多精彩。”
鹹魚翻身:“項羽:我沒燒乾淨?”
呼雷婆母:“嬴政雖然全國範圍焚書,但其實都在咸陽保留有備份,最後是項羽連備份都燒了。”
明月湖:“沒有任何資料說有保留備份。”
呼雷婆母:“項羽燒秦宮室是有這事,至於裡面有沒有典籍,司馬遷沒寫,但是一國之都藏書應該不會少。”
落落餘暉:“《論衡·書解篇》秦雖無道,不燔諸子,諸子尺書文篇聚在。”
唐·柳宗元:“秦之焚書坑儒,非欲絕先王之道也,將以愚黔首而固其位也。”
南宋·朱熹:“秦始皇焚書坑儒,非但坑殺儒者,亦坑殺天下之義理也。”
明·李贄:“始皇帝焚詩書,坑儒生,非惡書也,惡其以書亂政也;非惡儒也,惡其以儒亂政也。”
清·章學誠:“秦始皇焚書坑儒,以愚黔首,而其術適足以自愚。”
清·趙翼:“始皇坑儒,實由方士盧生、侯生逃亡所起,並未嚐盡坑儒生。然此事流傳既久,遂為千古詬病。”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212年那會兒,他讓蒙恬修直道,從九原直通雲陽,這路得開山填谷,一千八百里長,修了好幾年都沒弄完。
秦始皇覺得咸陽人多,宮殿有點小,就在渭南上林苑那兒開始蓋新朝宮。
先弄了個阿房前殿,東西五百步寬,南北五十丈長,上面能坐一萬人,下面能豎五丈高的旗。
宮殿四周有閣道,從宮殿下直通南山,南山頂還立了闕。
又建了複道,從阿房過渭河,連到咸陽,這象徵著天上的路,穿越銀河到營室。
這工程徵用了七十多萬勞力,有的蓋阿房宮,有的修驪山。
從北山採的石槨,蜀、荊地運來的木頭都用上了。
關內蓋了三百宮殿,關外多了四百多。
秦始皇還在東海上朐界立了個石碑,當秦朝的東大門。
於是,他遷了三萬戶到驪邑,五萬戶到雲陽,都免了十年的勞役。】
清民:\"老天爺,那秦始皇可真是個敗家子,修宮殿修得比咱們種地還勤快,這宮殿得花多少銀子啊。\"
唐·杜牧:“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
唐民:\"聽說阿房宮能坐一萬人,咱們全村加起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