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 > 第三十九章 二郎忠義請為伏

第三十九章 二郎忠義請為伏(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

來,是他儘管在翟讓等的眼中,他是徐世績的“親信黨羽”,但他其實潛意識中,並未把他自己當做是徐世績的“黨羽爪牙”,並且當時他腦子裡全是在回憶張須陀是怎麼戰敗的,一時亦沒想到那麼多;二來,亦是因為“請為伏兵”這事,如在李密說完作戰計劃之當場,便就提出的話,會顯得更自然,更順理成章。

這些且不必多說。

只說該怎麼回答徐世績疑問的藉口,李善道已經找好,這時聞得徐世績之問,正好道出。

他便說道:“敢稟大郎,張須陀絕非易與之輩,今其提萬餘眾南下,會合楊慶、費青奴等部後,他的總計兵力至少得兩萬多眾,是在兵力上,我軍也不佔多少上風,這一場仗迎擊他的戰鬥,肯定是兇險之戰,而適帳中,聞蒲山公所述之戰策,此戰之要,系在伏兵,能不能打贏,也許全就得看伏兵的了。善道之所以主動請增為伏兵,是乃因覺得若伏兵只以蒲山公之其本部的千餘為之的話,恐怕不足。”

徐世績點了點頭,說道:“只以蒲山公本部千餘為伏兵,確是兵力稍嫌不足,但是二郎,你只怕不僅是因為覺得蒲山公所率之伏兵數目不夠多之故吧?”

李善道張了張嘴,似是欲言又止。

徐世績示意羅孝德等不要跟得太近,近處只剩下他和李善道兩騎後,他說道:“二郎,俺來猜上一猜,你實話說,你是不是不太放心蒲山公?”

李善道露出佩服之色,說道:“大郎明察秋毫!”說道,“是啊!大郎。這麼要緊的任務,我確是不太放心只由蒲山公來領。”壓低了聲音,說道,“大郎,蒲山公不是咱寨的老人,只是個新投之士。這場仗,打贏了,不必多說;可若打敗了,咱將是寨子不保,他卻無甚損失。”

自己儘管“猜中”了李善道的心思,但對李善道不信李密的這話,徐世績卻不置可否。

他說道:“二郎,你須知,設伏此任,十分危險。”

李善道心裡怎麼想的,外人不知,徐世績能看到的,是他的鎮定自若。

只見他從容笑道:“大郎,若怕危險,當日我就不會來投大郎!風險越大,收穫越多。正如大郎所言,這場仗只要能打贏,咱便如飛龍沖天,不可制矣!為報大郎之恩,善道敢願效死!”

藉著這口,他順勢請罪,說道,“大郎,善道請為伏兵時,是因一心慮及此戰之勝負,思報效大郎之深恩厚遇,故未能先向大郎請示,便主動向翟公請纓,尚敢請大郎勿罪。”

徐世績笑了笑,說道:“二郎,這些你不用解釋,你的心,俺知道。”

兩人對視一眼,對方的臉上皆是微笑。

徐世績不再多說了,說道:“你的部曲,經三日守營苦戰,傷亡不小。今再設伏,你的部曲怕不足用。且待築營完了,俺從羅孝德、聶黑獺部中,各調出精銳若干,撥與給你!”

李善道大喜,說道:“多謝大郎!大郎放心,這一戰,善道肝腦塗地,必拼死助大郎取勝!”

到了部曲駐地,徐世績傳下命令,令各部抓緊築營。

然後,他召來羅孝德、聶黑獺,把叫他兩部各抽精銳,調給李善道,預備從李善道設伏之此令,也下給了他兩人。兩人無有異議,各接令自去。

劉胡兒遲疑了半晌,終是忍不住,問徐世績說道:“郎君,張老狗部善戰,剛聽郎君說,按翟公和蒲山公的謀劃,本只打算以蒲山公部的千餘兵設伏;那便是加上了李二郎部,亦不過兩千餘兵。以此兩千餘兵,雖是等主力開戰以後,自後而擊,也是極其危險之事啊!卻怎麼大郎還要把羅、聶兩部的精銳,調撥給李二郎?一旦失利,郎君帳下之精卒豈不就將盡失?”

“胡兒啊,你只看到了失利,沒有看到克勝麼?”

劉胡兒說道:“敢問郎君,此話何意?”

“李二郎敢親身犯險,以他的性命為賭注,俺卻竟連些許精銳都不捨得麼?”

劉胡兒說道:“郎君是說?”

“李二郎適才說,風險越大,收穫越大。此言是哉!此戰若勝,俺且問你,何部功勞最大?”

劉胡兒說道:“何部功勞最大?郎君,仗還沒打,這怎能知道?”

“仗還沒打,實已可知。伏兵最險、最要,此戰若勝,縱功最高者非伏兵,最著者亦伏兵也!”

劉胡兒明白了徐世績的意思,想了下,說道:“郎君,按郎君這話,李二郎‘盡忠義’等等的話,卻不見得是他的真心之言了!他所為者,說不好,只是為功高名顯?”

“李二郎啊,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崩鐵:從格拉默開始的炎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