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從吾從旗從進鬥(第1/3 頁)
羅士信率甲騎回援張須陀未遠,數十箭矢破空,從後攢射來。
甲騎自不懼箭矢,然甲騎之從者中有兩人躲避不及,中箭墜馬。
並有呼聲自後傳來,聞之,所呼乃是:“羅小狗哪裡去,休走,再來鬥!”
羅士信顧盼視之,呼聲傳來處,見是數十瓦崗輕騎,其為首者披甲持槊,不知係為何人。張須陀待他恩重,他回援張須陀的心情急切,懶得理會這追來的敵將,因而,此敵將盡管罵他,他亦只回瞧了一眼罷了,旋便轉回頭,催馬疾馳,仍向張須陀被夾擊的南邊數里外處奔去。
而這追來之將,乃聶黑獺。
——因前在韋城瓦崗分寨時,已鬥過羅士信一場,故聶黑獺呼聲中才會有“再來鬥”此語。
聶黑獺抖擻精神,催令左右從騎,一邊緊追羅士信等,不斷以箭矢射之;一邊連聲大罵,“羅小狗”、“賊死囚”、“賊廝鳥”,等等,罵之不絕,希望能以此激怒羅士信,促使他回馬來戰。
羅士信到底年少,今年才十七歲,——這個十七歲還是虛歲,按後世習慣,實才十六歲,再是天生將才,這個年齡能有多大的耐性?況更羅士信從軍以今,飛揚戰場,從無敵手!
當聶黑獺等辱及他的父母后,又見前邊兩三里外的張須陀暫尚無險,他終忍耐不住了,轉馬挾槊,厲叱喝道:“哪來的鳥豬狗?苦苦尋死!”兩腿輕輕一夾坐騎赤龍珠,奔若烈火,槊似閃電,單身獨騎,徑馳向聶黑獺等,轉眼馳到,隨其槊刺,只聽得“轟隆”一聲響動!
羅士信的坐騎已越過聶黑獺,衝入進了從在聶黑獺左右、後邊的那百十瓦崗輕騎群中。
卻這羅士信,馬過聶黑獺後,絲毫無有後顧,赤龍珠過處,蕩起一片塵土,待塵土落地,聶黑獺的那些從騎看之,方乃分明看到:聶黑獺已被他刺落墮馬,橫在地上,生死不知!
要知,聶黑獺所騎雖非鐵馬,但聶黑獺本人是披著甲的,竟非羅士信一合之敵?
這些從騎無不駭然,誰還敢再與羅士信交戰?喊叫一聲,盡撥馬轉逃。
羅士信追殺一陣,又換弓矢,箭無虛發,復接連射死了四五個逃散的瓦崗輕騎,被罵了半晌的惱怒算是稍得宣洩,他乃才勒馬,不再追趕。
唯是聶黑獺雖沒有攔阻他成功,這麼片刻的一個耽誤,徐世績調來的更多的步騎,已經殺到。
羅士信待要回轉坐騎,接著再去援助張須陀時,才驀然發現,他的周邊已經盡是敵人!
從他往援張須陀的那十數甲騎等,與他一樣,也已被源源不斷趕來的敵人圍住。
羅士信縱馬南突,那十數甲騎等回身北來,兩下望能匯合一處,然後再去救援張須陀,奈何殺來的敵人委實太多,步騎合在一處,豈止數百!另有羅孝德親自指揮。羅士信等遂陷纏鬥。
……
羅士信等被纏住的這片戰場南邊,大約兩三里處。
張須陀已與王伯當等激戰一團。
又在張須陀、王伯當等這個戰團的南邊,不到一里處,李善道等正在拼力地向前搏殺!
高曦、高醜奴分引解煩兩隊,如似兩柄利刃,緊從在李善道的兩邊,呼喝奮進。
秦敬嗣、王須達、陳敬兒、季伯常等引領餘下的部曲,或從於李善道的身後,或分散在高曦、高醜奴兩隊的兩翼,亦是奮力進戰。
被張須陀留下攔截李善道部的,是張須陀的親兵,皆敢戰士;李善道帶著的這些部曲,也都是他部中的勇士,兩下交鋒,當真高下難分。——或者嚴格來說的話,李善道的部曲比之張須陀留下的這百十親兵,只論單兵作戰能力,不論軍械的精良、抑或戰鬥的技巧,其實還俱是有所不如,但李善道部勝在人多,兵力是其數倍,故卻是彌補了單兵作戰能力方面的不足。
李善道的身先士卒下,已經撞開了這百十張須陀親兵所列此陣的前排“盾列”,兩廂敵我,共計四五百戰士,已是短兵相接,展開了肉搏血戰。
真的是“短兵相接”,兩邊的距離太近了,已是貼身混戰,張須陀的這百十親兵也好,李善道的部曲也好,基本上已全都捨棄了長矛,大部分改用了橫刀,抑或更短的刀子。
刀砍在鎧甲上、砍在肉上、砍到骨頭上的各類聲音,不絕於耳,李善道的鎧甲上,已是血跡斑斑,雜有不知是從敵我何人身上濺射出來的碎肉。
抓住高醜奴一鞭打飛了當面一敵的橫刀的機會,李善道對準他揚起的胳膊,猛地橫刀橫劈。這個敵人大概是為能更快地追擊翟讓部,於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