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恰逢其際祖君至(第2/3 頁)
開了,搞清楚了,他們也就放僕走了。這都是尋常小事,不須多提。唯是累使蒲山公多等了一天,僕之罪也。”
對周文舉別部的不聽令,李密現在還真沒辦法。
周文舉、李公逸、王當仁等,包括新近來投的郝孝德等部,他們投的都是翟讓,不是李密,李密的軍令只能在他的蒲山公營中作數,只有他的部曲才會聽從,像周文舉等,想聽了,李密的軍令聽聽,不想聽了,李密的軍令對他們絲毫約束也無。
不欲在與祖君彥剛見的此刻,在祖君彥面前,落自家的臉面,李密便沒有再繼續就此事多說,只把這事記在了心中,轉開話題,笑道:“周文舉等各部多出草莽,難知祖君大名,一時為難了祖君,俺代他們向祖君道個歉。雖是多等了祖君一日,等的越久,祖君既到,則越歡喜。祖君,那頭肥鹿,俺已吩咐殺了,酒宴已設,只待祖君到矣。君這就便請與俺入營吧?”
“好,好,勞使蒲山公親自出迎,僕何德何能,委實慚愧!”
房彥藻笑道:“‘何德何能’,君何過謙!別的不提,就這頭肥鹿,俺想喝口鹿血,蒲山公都不給俺,專候君至,且回入營中,坐上席後,感蒲山公之誠,品此肥鹿之美,一首好詩,君必是不吝筆墨的吧?以君之如椽大筆,即是我等望塵莫及。”
祖君彥撫須而笑,說道:“筆墨遊戲,小道而已,不值一談。”
今下計程車人,多文武兼資,祖君彥年少時生活在北齊時代,北齊的皇帝是鮮卑化的高氏,他卻也是從小就會騎馬、擅騎馬的,現其年歲雖長,馬術猶精,便李密帶來的輜車,他不肯坐,要了匹馬,和李密、楊得方、房彥藻等並馬齊驅,在那百餘騎兵的護從下,向李密營去也。
這百餘騎兵,是李密營中的精銳。
全都是大敗張須陀一戰後,投附李密的張須陀舊部。
帶隊兩將,一名張童仁,一名陳智略。
從於張須陀時,這兩將雖然軍職不高,各才校尉,然均就以驍勇為稱。
邊策馬而行,與李密等敘話,祖君彥邊打量了下張童仁、陳智略等這百餘騎士,見此百餘騎,個個胯下駿馬,人人披甲橫槊,端得是馬如游龍、人似熊羆,疾馳間,仍能保持有條不紊的隊形,馳若飛雲,揚捲起的塵土漫舞,幾百個馬蹄打在地上的聲響,急如雨點,震如雷滾。
祖君彥不覺讚歎說道:“真是精兵、精騎!蒲山公,僕在東平時,也曾見過張須陀帳下的精騎,如秦瓊、羅士信、蕭裕等部的精騎,俺都見過。此百餘騎與比,不相上下!”
楊得方笑道:“君有所不知,此百餘騎正是張須陀帳下舊部。”
“俱是張須陀帳下舊部?那就難怪了!難怪這等精銳。蒲山公,大海寺一戰,公大敗張須陀,當時僕聞訊得後,其實那時就想來投公了!只是身在郡府,不得機會。”
祖君彥儘管才名播於海內,出身也不錯,他的父親祖珽是北齊末年時的權臣,其族為范陽祖氏,亦由晉以來的北地名族,——聞雞起舞的祖逖即是出自此族,西晉末,衣冠南渡時,范陽祖氏的家族成員和北地別計程車族一樣,也是分有不同的選擇,祖逖等去了江南,祖君彥的祖上留在了范陽,出仕於十六國、北朝的歷朝歷代,但因祖君彥父親祖珽的緣故,入隋以後,祖君彥在隋的仕途卻極其不順。
北齊有個名臣、名將,名叫斛律光,忠心為國,是北齊的中流砥柱,結果卻因祖珽的讒言,被北齊的末帝高緯給殺掉了。斛律光能征善戰,為人忠直,縱是北齊的敵國北周的君臣也敬重他。後北周滅掉北齊之後,周武帝宇文邕兵入鄴城,追贈斛律光上柱國、崇國公,說道:“此人若在,朕豈能至鄴?”鄴縣,是北齊的都城。這麼樣一個連敵國都敬重的人物,卻死在祖珽的讒言下,祖珽在北齊亡前就死了,然卻因此導致了其子祖君彥受到牽累。
薛道衡賞識祖君彥的才學,文帝楊堅朝時,就向楊堅推薦過祖君彥。
隋之肇建,代的是北周,北周滅北齊之戰,楊堅跟著宇文邕有參加,因楊堅對斛律光的死也是感情複雜,去一強敵,自是好,但如此個英雄人物,死在小人之手,亦可惜,厭屋及烏,遂拒絕了薛道衡的舉薦,說道:“是非殺斛律明月人兒邪?朕無用之。”
——明月,是斛律光的字。
楊堅不用祖君彥,到了楊廣繼位後,楊廣一則因楊堅不用其之由,二來楊廣善忌,心胸不寬闊,他有文采,他就見不得別的比他更有文采的人,於是也不用他。
說來實是“空懷才華、蹉跎下流”,以致祖君彥到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