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 > 第二十二章 平原城外初智誘

第二十二章 平原城外初智誘(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之‘圍城打援’此策,爭取野戰中殲滅張青特部,掃清我軍繼續北上的阻礙。

“然於今高元道已起事南皮,沐陽言之甚是,單憑其一部,難以久守南皮,則我意,便乾脆安德咱也不必再打了,徑直繞過平原、安德等縣,我軍作勢向渤海郡挺進!”

,!

于志寧、趙君德、陳敬兒等聞言,俱是驚訝。

蕭裕遲疑說道:“明公,繞過平原、安德,向渤海郡挺進?平原也就罷了,安德有張青特部的重兵啊!渤海又有王小胡。加以竇建德在樂壽,一聞我軍兵向渤海,也定然會遣兵來阻。這樣的話,我軍即便進入了渤海郡,恐亦難克勝;而萬一再被張青特斷了後路,這可就……”

帳中於志寧對面的上首,坐著一人,從議事開始,就沒開過口,這會兒撫著鬍鬚,開起口來。

這人五六十歲年紀,鬚髮花白,年齡不小了,但形貌威嚴,坐著的身姿筆直,一副整衣危坐的嚴正之狀,卻非別人,正是薛萬均、薛萬徹兄弟的父親薛世雄。

打下弘農等地,逼退李密進犯河內之部,在很短的時間內安撫好了治下諸郡,回到貴鄉以後,李善道得到了一個意外之喜,就是之前一直不肯降從的薛世雄,主動的表態,願意降從了。

卻薛世雄為何此前不降,偏在翟讓被殺、和李密鬧翻,形勢變得對李善道好像不太有利之當下降之?李善道沒有問他,但緣故,李善道可以猜出一二。

無非就是他的兩個兒子,李善道都給以了信用,這是第一;在應對翟讓被殺的這個變局過程中,李善道展現出的軍政才能,得到了薛世雄的認可,這是第二;雖然表面的形勢對李善道似乎是不利了,可脫離了李密,卻實際上使李善道以後可以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這是第三。

於是,此次北攻平原、渤海,李善道就把薛世雄帶在了軍中。

薛世雄是河東汾陰人,後遷關中,一口長安官話,標準得很,他一開口,帳中諸人就都安靜了下來,包括李善道,也以甚為尊敬的態度,目注於他,只聽得他說道:“蕭將軍,明公方才所言之話,你可能是沒聽清楚吧?明公說的不是‘挺進渤海’,是‘作勢挺進’。”

蕭裕怔了下,說道:“作勢?”

李善道哈哈大笑,豎起大拇指,朝著薛世雄晃了晃,說道:“知我者,薛公也!”

薛世雄說道:“明公,若老夫料之不差,明公‘作勢挺進渤海’此策,要點就在‘作勢’兩字。明公之意,是不是作勢繞過平原、安德,向渤海挺進,以此迫使張青特緊張,從而使其不得不率部出城,尾追我軍,以做阻擊?然後,我軍再設伏也好,回鬥也好,將其部殲滅?”

“我意正是如此!薛公以為可否?”

薛世雄說道:“比之高將軍剛才的‘圍城打援’,明公此策,更為妥善!我軍就是把安德圍住,打其援兵,張青特卻也不一定便會派兵出城,但我軍作勢進軍渤海,以響應高元道、王薄,張青特卻必然就坐不住了,他不管情願不情願,都只能出兵阻我,此‘攻敵之必救’也!”

于志寧、趙君德等急望李善道神情,見李善道笑著,連連點頭,顯是薛世雄說對了他的計劃。

說來說去,搞了半天,卻原來李善道的“作勢進攻渤海郡”,至少第一階段的真實目的,並不是真的就繞過安德,去打渤海郡,而還是為把張青特部調出安德,以圖野戰殲之!

眾人低頭,細作思量。

薛世雄說得對,確乎如此,“圍城打援”此策,好是好,但確然是存在不能透過此策,將張青特部就調出安德的可能性;但反過來,“作勢用兵渤海郡”,在高元道已在南皮起事、王薄將渡黃河的背景下,張青特卻則是再小心,再不情願,也唯有出兵阻攔之一途了。

“攻敵之必救”,此一對李善道此策的評語,薛世雄評點的十分準確。

蕭裕恍然大悟,說道:“原來如此!若是這樣,明公此策,端得高明之策,誠然攻敵必救!”

高延霸吧唧著嘴,拍著大腿,搖頭晃腦,說道:“哎呀,哎呀,比之郎君,小奴小小一撮!剛小奴還頗自喜,以為‘圍城打援’此策是絕妙之策,聽了郎君之策,才知何才為絕妙啊!”

“我之此策,公等如是皆無異議,明日我軍就繞平原、安德,作勢兵向渤海,放出風聲,將與王薄部,共取渤海此郡!如何?”李善道扔下直鞭,挺立帳中,環視諸將,說道。

諸將起身,同聲應道:“諾!”

:()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什麼?女帝也是穿越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