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得佔冀州鼎可分(第2/3 頁)
當場就完全接受了李善道對而後天下時局走向的判斷,並對李善道為此欲搶在李密之前,先取河內,從原本的雖亦支援,然也有一定的存疑,改以為了堅決的支援。
從是李密的部屬,到隱然脫離李密,進而自立,這是戰略上根本的轉變,是一件大事。
劉黑闥、李文相、趙君德等,李善道不怎麼擔心。劉黑闥對李密原就沒甚忠誠,李文相和李密也沒甚勾連,且他兩人是李善道的結拜兄弟,一損共損,一榮共榮,李善道如能成事,他倆好處大大;趙君德是個直性子的漢子,只要給他足夠的厚待,他就會跟著你幹。
唯一就是于志寧等這些文士,他們儘管是投在了李善道的帳下,可李善道在招攬時,打的畢竟是李密的旗號。李善道出身寒門,比不上李密的門閥號召,實力方面,李善道現也不如李密,那這些文士,有沒有膽略跟著李善道自立?李善道不太能確定。
他們的想法和思想工作,李善道已與魏徵說定,將會都交給魏徵來試探與說服。
于志寧,算是第一個被魏徵說服的,接下來,就是崔義玄等了。
具體怎麼試探、怎麼說服,之後便全看魏徵的了。
且不必多說。
……
只說這晚,盧承道請嫁其妹與李善道此事,隨著馬周等的傳揚,傳到了徐蓋、徐蘭父女耳中。
徐蓋在貴鄉沒事幹,整天好吃好喝。
這訊息是他的家僕告訴他的,告訴他時,他正在吃飯,自斟自飲,已是喝了個微醺。
聽完後,他拍案稱奇,說道:“這一位盧公,俺也見過,聞他是范陽盧氏子弟,也是身出望族,卻怎這般不顧臉面,也不請個媒介,自便去向二郎提出此請?豈不唐突冒昧!”
稟報他此事的此僕,系是其家的老僕,給徐蓋填滿了酒,笑道:“阿郎,誰說不是呢?”
“還好,二郎是個顧念臉面的,沒有答應他。”
老僕說道:“是呀,阿郎。不過阿郎,老奴倒是有點憂慮。”
“你憂慮什麼?”
這老僕深得徐蓋的寵信,曉得徐蓋近月來的心事,說道:“阿郎,盧公之妹據說才貌雙全,其家又系北地冠族,李二郎這回婉拒了他,可盧公若下次再提呢?二郎他會不會就同意了?”
“會不會就同意了?”
老僕說道:“阿郎近時的心事,老奴略有所知。要論起來的話,李二郎與我家同鄉,知根知底,李二郎其人,年輕英俊,又真是了不得的英雄豪傑,才來河北幾個月,就打下了這麼大的地盤,前途不可限量,與二娘子正是良配,可以說是天造地設的一對。這門親事若能結成,何止阿郎高興,二娘子也一定稱心如意。老奴所憂慮者,即是萬一盧公再不顧臉面,二次提請,而又李二郎一時糊塗,居然答應了他,哎呀,那阿郎的心事,不就落了空了麼?”
徐蓋“嗯”了一聲,原是半臥的身子登時坐直了,放下酒杯,說道:“一時糊塗?”
“阿郎,二郎也二十多歲了,已到婚配年齡,盧家又是北地名門,盧公如果狗皮膏藥,纏住阿郎不放,老僕深憂,二郎還真便有可能會一時糊塗啊!”
徐蓋尋思了會兒,想的比這老僕更深一步了,說道:“二郎今一意用兵河北,河北南部,二郎已然盡得,接下來,二郎估摸著會向河北北部用兵了。盧氏家在范陽,范陽正處河北之北!你的憂慮不無道理。這盧承道若是再向二郎提請結姻的話,二郎縱然是本無此意,為利於他繼而的北取河北北部諸郡,也還確是有可能,就會答應盧承道之請了!……不成、不成!”
“不成什麼?阿郎。”
徐蓋令道:“取紙筆來,俺要給大郎去書!”
給徐世績去信幹什麼?
不用說,自是為徵求一下徐世績的意見,看他同不同意把他的二姊嫁給李善道。
卻是將徐蘭嫁給李善道,如這老僕所說,確非是徐蓋的一時起意。
是徐蓋這陣子以來,一直在琢磨的事。
又正如這老僕所說,李善道與徐蓋家是同縣人,現而今,李善道又已在河北打下了一片好大的事業,在整個“魏公政權”中的地位,實際上已與徐世績不相上下,乃至若只論實力,比徐世績還更強了,而徐蘭守寡已久,到現在還沒有再婚配,確實李善道是個很不錯的物件。
只不過究竟把徐蘭許配給李善道,這件事成不成,徐世績的意見很重要,徐蓋不能不考慮,而又現下徐蓋身在貴鄉,沒法當面徵詢徐世績的意見,所以此事,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