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 > 一百八十一章 急取河內意何圖

一百八十一章 急取河內意何圖(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亂世之梟雄崛起從司農官開始變強洛克王國:霸道牛姐愛上我!紫鸞記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狼人殺,天梯榜之戰我在甄嬛傳裡奮鬥快穿:我帶四哥暢遊小世界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每次穿越世界,我都有金手指!年代:我在塞罕壩植樹假如李蓮花可能天幕通古代:開局讓老祖宗們震怒三國:開局系統就跑路正德皇帝朱厚照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王者峽谷之兔身逆襲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舉世震驚,反叛者八號出現!

魏徵等聚到李善道身邊。

李善道指了下武安郡,又指了下河內郡,說道:“我在考慮,咱們接下來,是單獨用兵武安,還是分兵兩路,一路北取武安,一路南取河內?”

“明公,從魏郡還貴鄉的時候,不是已經決定,接下來用兵武安了麼?”魏徵說道。

李善道說道:“不錯。但武安的郡兵主力已被我軍殲滅,根據情報打探得知,武安而下已沒有甚麼可供機動的野戰兵力,那麼如果打武安的話,我軍若現仍在魏郡,當然固可全軍北上,一舉將武安蕩平,唯於今我軍主力已還武安,則再打武安,我便考慮,是不是一支偏師足矣?”

魏徵注視地圖,看了稍頃,認同李善道新的考慮,說道:“武安郡的地界不大,地形也不復雜,城防較堅的只有邯鄲和武安的郡治永年兩縣,在其郡郡兵已被明公全殲之情況下,確實也不需要我軍再主力盡出,兩到三營兵力,一萬步騎上下,應該就足能將此郡攻佔了。”

于志寧提出了個擔心,說道:“話雖如此說,只按武安郡現有的守卒兵數,以及武安郡兵五千盡被明公所殲,其郡守卒士氣也定低落的情況,一支偏師往取固然足矣,然有一點不可不慮,便是若武安北邊的襄國,如武安援安陽一樣,也南下援武安?萬人步騎恐就不足了吧?”

魏徵虛虛地點了下襄國郡東邊的清河郡,說道:“至時可令李刺史調兵屯駐襄國東界,以脅襄國,如此,料襄國郡必就不敢貿然遣兵南下援助武安矣。”

——襄國、清河等這幾個郡,總體上的地理形狀,大致呈一個倒置的錐形。錐形的西部,從北到南,是襄國、武安、魏郡;東部從北到南,是清河、武陽;魏郡與武陽都與汲郡接壤,汲郡在最南邊,即這個“倒置的錐形”的錐尖。其中,清河郡西與襄國、武安兩郡接壤。

于志寧沉吟說道:“若令李刺史屯兵襄國西界,襄國之慮,確乎可解。”遲疑了下,說道,“明公,只以一支偏師攻取武安郡,這樣看的話,倒是可行,但問題是,明公為何忽有此念?”

他問得不太清楚,但他的意思,諸人皆知。

卻他說的這個“此念”,不僅指的是“偏師取武安”,同時指的也是“主力取河內”。

他這句話,是在問李善道,為何會忽然急於向河內進軍,想把河內也同時取下。

崔義玄說道:“是呀,明公。如果兩路並進,同取武安、河內,糧食上,我軍是不缺,可在兵力上,會不會有所不足?”

李善道現有的主力野戰部隊,共三萬多步騎。分去一萬打武安,剩下還有兩萬多。

但這兩萬多不能全都帶走去打河內,後方得留一部分。

滿打滿算,如果同時打河內的話,能帶去打河內的部隊,估計也就是一萬多到兩萬步騎。

河內郡也不大,但此郡緊鄰太行山、王屋山,郡內多山,有些地方的地形比較複雜,有的城易守難攻,並境內有著像軹關這樣號稱“封門天險”的關卡,可能會不太好打。

一萬多到兩萬步騎,只能說是夠用。

李善道說道:“兵力上,不能說充足,但河內的隋兵駐軍兵力,現在也不充足。咱們日前不是接報,說河內通守孟善誼、河陽郡尉獨孤武都,奉昏君之旨,分率河內郡兵大部、河陽駐兵,現俱已離開河內,援到洛陽了?是河內隋兵駐軍的兵力,現已大為減少。”他環顧諸人,說道,“諸位,就河內守卒兵力大為減少這一點來說,現下是我軍取河內的大好時機啊!”

魏徵已經是相當瞭解李善道,卻是知道,他忽然想同時打河內,肯定絕不只是因為“河內守卒減少”這一個原因,便再三去看李善道的面色,終是將疑問提出。

他問道:“明公,魏公統部曲數十萬圍攻洛陽,孟善誼、獨孤武都此率兵南援洛陽,短期內勢必是難以返回河內的,若打河內,何時不可?緣何明公欲於此際圖之?”

“現取河內,對咱有一利,即我剛才所言,河內守卒目前大為減少,而且同時,也有一急。”

魏徵問道:“一急?敢問明公,此話何意?”

李善道的視線下移,落在了地圖上的洛陽位置,拿手指頭點了點,與魏徵等人說道:“玄成,在回答你此問之前,我有一問,且先問問卿等。你們說,這洛陽城,魏公什麼時候能夠攻下?”

魏徵答道:“魏公引率本部主力、百營部曲,攻洛陽至今,已經攻了幾個月了,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攻下,而王世充等隋兵的援軍已到,這洛陽城,以僕愚見,魏公暫時怕是難以攻

目錄
快穿女神帥炸天風生水起武大郎無限動物分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