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西南定策悅將軍(第1/3 頁)
為難了好。
就怕郭孝恪不為難。
目見他面現難色,李善道心頭微喜。
暫時放下這個話題,重新說起有關李淵的這道情報。
到其案前,李善道拈起關於李淵的那道情報,說道:“長史,你適才說李淵得關中群雄響應,分兵略關中諸郡,將取長安,對我軍南下渡河,援助魏公似無影響。我之愚見,不是這樣。”
“將軍何意?”
李善道說道:“洛陽東都,長安京師;李淵其家又關隴著族,李淵與昏君,中表之親。長安如竟被李淵得之,長史,我所深憂者,他勢將成為魏公之強敵也!”
“李淵為隋唐國公,其家為關隴世胄,長安若被他得,的確可能成為魏公的勁敵。但是將軍,蒲坂未下,他以孤軍,便急入關中,即便得到了關中一些豪傑的響應,這道情報中言,屈突通引其部數萬驍果,也已離了蒲坂,正援向長安。長安京都,焉會易下?猶未下之,屈突通部已至,這長安城,李淵何以得之?將軍,以僕之見,李淵不先克蒲坂,而即孤軍急入關中,實是冒進之下策也。不僅僅是長安,他得不到,只怕他還將會大敗,後走無路,盡覆關中矣。”
對李善道擔憂“長安會被李淵得取”之此話,郭孝恪不以為然,搖頭說道。
“長史,我敢請為長史說一下我的分析。”
郭孝恪說道:“將軍莫不是以僕言謬乎?”
“長史所言,固有道理,然以我愚見,卻有三利在李淵。挾此三利,若我料之不差,短則一個多月,長亦不過一兩個月,長安必定能被李淵得之!”李善道篤定地說道。
見他這般篤定,郭孝恪頗是詫異,笑道:“將軍,有何三利,能使李淵竟一兩個月可得長安?”
“第一,昏君置在長安的留守朝廷,主弱臣庸。楊侑,楊侗之弟,亦孺子耳,比楊侗還小一歲,才年十二三,區區孺子,何能擔負坐鎮關中之重任?
“又至若衛玄、陰世師、骨議諸輔佐之臣,我聽說衛玄其人,關中盜賊蜂起,百姓饑饉,他不能救恤,而唯頗以詭道弄權,致使長安官方敗壞紛亂,貨賄公行;陰世師、骨議諸輩,雖以忠厚、剛鯁有名,然與衛玄不能諧和,兼彼諸輩皆無軍略長謀。主臣無能,此利李淵之一。”
楊侑和楊侗俱是在大業二年已經病故的楊廣的嫡長子楊昭之子。楊昭有三個兒子,老大楊倓,最得楊廣喜愛,現跟著楊廣在江都;楊侗是老二、楊侑是老三,則各分留守洛陽、長安。
郭孝恪點頭說道:“楊侑孺子誠然,衛玄弄權,不能救濟百姓,俺亦有聞。”
“第二,李淵在關中有內應。李淵之第三女,柴紹之妻,統合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各部,聚兵數萬;李淵婿段綸,在藍田亦聚眾萬餘;又李淵從弟李神通,與長安大俠史萬寶亦起兵應李淵,自稱關中道行軍總管,眾亦逾萬。合彼諸軍,不僅達近十萬之眾,且藍田、鄠、盩厔、武功、始平等縣,也已被他們分別佔據。又及,關中大賊孫華,也已投附了李淵。以此內應群起之勢,適才長史說李淵是孤軍入關中,他又怎是孤軍入長安!”
郭孝恪撫須稍許,點了點頭,說道:“依將軍這麼說,李淵倒也確不能說是孤軍。”頓了下,嘆道,“前柴孝和進言魏公,可與李仲文相應,試分兵入關中。惜乎魏公不能用之。”
李密家在長安,其族人居在長安者甚多。這個“李仲文”就是其一,是李密的堂叔。
李善道繼續說道:“第三,屈突通儘管率其部主力,離了河東,欲援長安,可觀此情報所稟,李淵留了李建成、劉文靜率王長諧等諸軍數萬人屯永豐倉,守潼關,是已阻住了屈突通入援長安的道路。先前是屈突通守城,李淵攻之不克;於今守的一方換成了李建成、劉文靜,潼關又是雄關,這屈突通啊,以我料之,他恐斷難攻破此關!也即,長安必是等不來他的援兵。”
郭孝恪向李善道要過關於李淵兵入關中的這道情報,認認真真地又看了會兒,不得不贊同李善道的判斷,說道:“若有數萬眾屯永豐倉、守潼關,屈突通或還真是難以進關。”
“所以我說,早則一個多月,遲則一兩個月,長安必為李淵得之!”
郭孝恪被李善道說服了,認可了他的判斷,說道:“然即便李淵可能將得長安,這對我軍南下渡河,相助魏公,又有什麼關係?”
“李淵如得長安,勢將成為魏公強敵。長史,你剛才對此也是認可了的。”
郭孝恪說道:“李淵如得長安,的確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