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德仁失期攻靈(第2/3 頁)
道揮了下手,說道:“這是我的過錯。昨天接報王德仁部猶未至靈泉時,我就應給君德再下道令,令他今天不要發起攻勢。這道令,我昨天沒下。他今日攻城,亦是遵我此前之令。”
魏徵建議說道:“明公,王德仁部現具體進至到了哪個位置,又究竟何時能夠到達靈泉,只以斥候往探,不太足夠。愚見,明公何不遣一帳下吏,急往去尋王德仁部,找到其部,見到王德仁後,當面再傳軍令,令他務必儘快趕到靈泉,不可再有耽擱?”
,!
“宣德,長史的話你聽到了?擇一得力掾吏,即往去尋王德仁部,傳達此令。”
王宣德應諾,便又選了吏卒一人,撥與了從騎一隊,令西南而去,渡洹水,尋王德仁部。
……
八月底的天氣,秋高氣爽。
沿途道邊,樹木開始換上了斑斕的秋裝,紅葉與黃葉交織在一起,枝葉間蟬鳴聲此起彼伏,時有鳥兒被行軍的步騎驚擾,從枝頭飛起,掠過天空。田野多有荒蕪,雜草叢生,荊棘遍佈,偶爾竄出的狐、兔,似如那鳥兒,也被行軍的肅殺驚嚇,慌忙地四下逃竄。
洹水、臨漳一帶,大多是平原的地形。
放眼眺之,一馬平川,遠遠近近的,有些鄉村布落。暮色漸至,那些鄉村裡頭,卻見有炊煙升起的不多。或許是那些鄉村裡,本就已住民不多了;也有可能是因聞李善道部入境,他們擔心李善道部會如王德仁等部一樣,也是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因而從鄉中逃離了。
“離臨漳縣城還有多遠?”李善道問道。
王宣德回答說道:“稟郎君,不太遠了,還有二十多里地。”
“傳令下去,各部自尋合適的地方,就地築營休憩。”
還有二十多里,那即便是繼續行軍,到臨漳城下時,也已入夜。李大黃是個勇將,不排除他會有趁夜出襲的可能。因此,最好的選擇無過於今天的行軍到此告一段落,明天再至臨漳。
軍令很快傳下,前邊的陳敬兒等部相繼停下了行軍。
以李善道的中軍為核心,諸部步騎遂就地築營。
佈置下警戒等部隊,等議事帳搭起,李善道與魏徵等進到帳內,又傳一令下去,命各營營將前來議事。議甚麼事?自是明天到了臨漳城下後的進戰攻城事宜。
夜色降臨後不久,安排好了本部築營等事宜的劉黑闥等,絡繹來至。
帳中早點起了燭火。
李善道和魏徵等一邊看地圖,一邊將就著吃些飯食。
每有一營將來到,李善道就招呼其過來同吃、同看地圖議論。
待至步騎七營和輜重等營的營將盡數到了,明天的進戰、攻城,也已經討論得差不多了。
李善道站起身,將地圖從地上拿起,放回到支架上,操起直鞭,看了看眾將,先在地圖上的洹水縣城上點了點,說道:“洹水這一仗,張將軍功勞最大。內應派得好,不到半天,咱就打下了洹水縣城。”直鞭移到臨漳縣城上,接著說道,“但是臨漳這一仗,估計就沒這麼好打了。不好打在二,一個是李大黃有勇悍之名,是個勇將;再一個是……”
帳幕掀開,一人急匆匆地衝了進來。
諸人皆扭臉去看。
卻見來者是楊粉堆。
李善道止下話頭,說道:“粉堆,有什麼事?你這慌的,成什麼個樣子!”
楊粉堆氣喘吁吁,喘了兩口氣,說道:“郎君,才剛探到的情報,李大黃率部出城了!”
“……,李大黃率部出城了?”
楊粉堆抹掉額頭的汗,說道:“是啊,郎君。他引率步騎一兩千眾,出城以後,往西南而去。”
帳中諸人面面相覷。
中軍兩營的營將分是焦彥郎、董法律。焦彥郎是中軍左一營營將;董法律是中軍右一營營將。焦彥郎回過神來,又驚又喜,叫道:“這賊廝鳥,是不是怕了郎君了?所以棄城而逃!”
董法律也是個急性子,一拍大腿,跳起請戰:“將軍,可不能逃了他!他帶了一兩千步騎出逃,若被他逃入安陽,那將來打安陽的時候,可就要多費些手腳了!末將敢請引本營截他!”
高延霸搶起身,亦急忙請戰:“是呀!郎君,安陽在臨漳的西南邊,這賊廝鳥率部出城,往西南而去,他說不定,還真是想要逃回安陽!不能讓他逃回去!郎君,讓小奴去截他吧!”
“你倆先坐下。”待董法律、高延霸坐下,李善道摸著短髭,沉吟了一下,問魏徵、劉黑闥、高曦、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