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世雄統領萬軍下(第2/3 頁)
一個叫李育德,一個叫高季輔。
這兩人都是河北人,並且同時,也都是官宦子弟。
李育德的祖父李諤,初仕北齊,繼仕北周,入隋後,官至通州刺史,其父仕隋,為尚書郎。高季輔系北齊宰相高德政的族裔,其祖仕北魏,為安德太守,其父仕隋,官至萬年縣令。
海內亂後,南北不寧,他兩人的家鄉亦是盜賊群起,遂他兩人各聚壯勇,以保鄉里。
發展至今,兩人各有部曲數千。卻不約而同,兩人相繼帶兵離鄉,遠來投奔李密。
李育德是趙郡南和人,高季輔是渤海郡蓚縣人,如前所述,趙郡在新都郡的西邊;渤海郡則是在平原郡的東邊,因他兩人慾至洛陽,就必須要先經武陽郡、黎陽倉。
魏徵送來的這兩道呈報,就是他兩人先後率部到了武陽郡界,請求過境,以南赴洛陽。
卻這趙郡、渤海郡,是離洛陽近,還是離涿郡之羅藝、河間等地之竇建德近?不言而喻。
而李育德、高季輔兩人,不去投羅藝、竇建德,反而捨近求遠,要南下洛陽,去投李密。他兩人的心思,亦是不言而喻,明顯的是看不上羅藝、竇建德。
他倆的心思這般昭然若揭,因雖魏徵呈來的上書中,頗是推許他兩人,尤其高季輔,譽他是“以孝揚名,文武之才”,建議李善道不如想辦法,值此欲謀清河郡之際,看能不能將他兩人暫留在武陽郡,或能有相助,——欲謀清河此事,李善道沒瞞魏徵,已告訴他知了,但李善道對魏徵的此個建議,卻仍是一笑置之,未有實行的打算。
羅藝、竇建德,李育德和高季輔都看不上,他李善道,李育德和高季輔就能看上了?白費這勁兒作甚!李善道只回魏徵了一道書,叫魏徵可放李育德、高季輔兩部入境,不要吝嗇,好酒好肉地招待之,等他們的部曲休養好了,就由他們過境。
這兩個訊息,卻也無須多說。
七月上旬,楊粉堆、康三藏又給李善道送來了兩道有關晉陽的訊息。
一道訊息是關於李淵招兵買馬、建大將軍府的內容。
打下西河郡後,李淵開倉放糧,招募丁壯,部曲日益增多。
李淵將之命為三軍,分左右,通謂之義士。
又在裴寂等的請求下,李淵正式自號大將軍,建立了他的大將軍府。
以裴寂為長史,劉文靜為司馬,唐儉及前長安尉溫大雅為記室,——這個溫大雅,即輔李建成、李世民兄弟攻下西河郡的太原令溫大有的長兄,又以武士彠、劉政會、崔善為、張道源、姜謩、殷開山等一干人眾為將軍府的各曹掾吏;又以長孫順德、劉弘基、竇琮及鷹揚郎將王長諧、姜寶誼、陽屯為左、右統軍;又以世子李建成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統左三軍,以李世民為敦煌公,統右三軍;又以女婿柴紹為右領軍府長史;任劉贍領西河通守。等等。
送報來的這些名字,李善道有的陌生,有的眼熟。
他的目光在“劉政會”的名字多留了片刻,忽然想到了劉政會的兒子,胙城的那位劉玄意劉大郎。聽說劉玄意現已投在了翟讓帳下。父從李淵、子附李密,也還真是有趣。
另一道訊息,和突厥有關。
在李淵舉兵造反之初,也就是上個月月初的時候,李淵就遣劉文靜出使突厥,與突厥搭上了關係。至此時,突厥送馬千匹,到了太原,請與李淵互市。
根據康三藏呈的密報中言,李淵對突厥似也是頗有警惕,為避免刺激得突厥胃口大開,故意“示貧”,以及故示“不以為急”,只買了千匹馬中的半數,亦即五百匹。
買下了這五百匹馬後,李淵再次遣劉文靜往使突厥,向突厥請兵。
李淵因為實力不足,曾經向突厥請求過兵馬相助,並與突厥相約,“若入長安,民眾土地入唐公,金玉繒帛歸突厥”這件事,李善道前世時,有所聞知。
看罷這道密報,他掩報深思。
看來,距離李淵進兵長安的時間,已是近了!
卻洛陽城,李密從奪回回洛倉到今,又已是攻了快一個月了,而洛陽城,他依舊還沒能攻入。
以前,在洛陽西面,沒有強大的競爭對手,洛陽,李密可以慢慢地打。
現於今,李淵已起於河東,且將要兵入關中!
可以說,李密圍攻洛陽此戰,現已成為決定李密、李淵將來命運的轉折關鍵。
李淵若是先入關中,打下長安,李密一枝獨秀的局面就將被打破,而且因為關中的重要性,他的頹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