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儀同十日拔城

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儀同十日拔城(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為了成神的我欺騙古人斬赤紅之瞳:我有寫輪眼四合院:我在夢裡為所欲為立淵傳騎砍:從破落農莊開始鬼滅之刃之雪之呼吸紅樓:我能創造一個新賈府幽默風趣解讀黃帝內經火影:團藏之孫五歲手搓水龍彈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麼了大唐小醫師脫了官衣,你跟我一個山賊講道理?戰場殺神從馬前卒開始我一個庶子,權傾天下很合理吧?我家有個電飯鍋一人:融合爛命華,哪都通之癲!海賊:開局獲得黑龍王果實爆兵百萬佔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當我在火影成為空律

官道只有一條,如果同時進軍的話,可能前部已到清河,後部還沒出發,所以最好的進軍方式是分為至少兩到三部,相次進軍。

李善道昨天已經選好了先行出發的部隊,由劉黑闥、陳敬兒率領,共五千步騎,今日出發,——就是蘇定方適才在大營外時看到的那些出營集合的步卒、騎兵;劉黑闥這一部兵馬之後,是輜重部隊,由張升、羅忠率領,也今日出發;餘下的一萬五千人,他自領之,明早出發。

如前所述,在駐地(軍府)時的層級編制,和行軍作戰時的層級編制是是不同的。

在駐地(軍府)時,是以團為骨幹編制;一個團才兩百人,還沒有後世的兩個普通連的兵員數多,單隻駐紮、日常操練時,固是已足以起到管理兵士之用,然若當戰時,顯然就不足以做為一個“作戰單位”使用了,是以,行軍作戰時,就需在團以上,再編一個行軍“大團”。

這個“行軍團”的人數,沒有固定之數,屬於臨時的作戰編制,通常都是根據實際情況來編。

比如楊廣徵高句麗時,兵馬眾多,打的又是滅國之戰,所以他編的“行軍團”就大,騎兵兩千人一團,步卒八千人一團。

李善道這一回打清河,不算郭孝恪部和王須達統領在外之部,共計打算動用的兵馬才兩萬人,而且打的也不是滅國之戰,只是一個清河縣城,是以,他當然就沒必要編這麼大的行軍團了。

上次攻薛世雄營時也編行軍團了。

打薛世雄營這一仗,共編了大小十好幾個行軍團。

最大的團是陳敬兒所率攻其西營之團;次則是蕭裕所率,截於營北之團和高曦所率之兩千人的預備隊團;其餘的多是兩團四百人編以成為的一個行軍團,如董法律、王須達所領的都是這樣的團,專門負責某段營牆、某片營區的進攻。

這一次,根據攻清河城和攻薛營,作戰環境上的稍有不同,在行軍團的編制上也做了些變化。

決定不再編陳敬兒所率的那樣,擔負了某個方面的進攻之任的數千人之大團,因為用不上。

但同時,也不再編只以兩個團為一組的行軍團,因為清河城的城防遠遠比薛世雄營堅固,如果仍然只以四百人為一行軍團,李善道擔心可能兵數會有些不足,當調某行軍團上陣,把之投入戰場後,也許會傷亡太快,不太好能夠在相對較長時間內,一直保持猛烈的攻勢。

故此,經與劉黑闥等的商議,李善道決定,這次打清河縣城,按三種標準來編行軍團。

一種是,少數團,如預備隊團,仍以兩千人的規模來編;一種是,多數團,或者說,就是用於攻城的主力部隊,按五個團,即千人的規模來編為一行軍團。

以上兩種是步卒團,再一種是騎兵團了,李善道部的騎兵缺乏訓練,這一仗也沒打算用他們,便仍保持他們原本兩百人一團的編制;另外還有蕭裕部,也保持他原本千騎的行軍團編制。

此際肅立於李善道帥帳前的這十餘將校。

便是已任命下去的今日出發的這五千步騎中的各個行軍團的團將,以及輜重部隊的主要軍將。

陳敬兒、羅忠這兩位副將,也在其內。

今日出發的這五千步騎,以劉黑闥的部曲為主,故這幾個行軍團的團將,多是劉黑闥部的部將;輜重部隊的護衛人馬,以張升部曲的為主,因則多是張升部的部將。

但李善道與他們早就很熟悉了,李善道處事公正,賞罰嚴明,無論本是誰的部曲,只要在他手下立了功,他不分遠近,一概論功行賞;又或不論是誰觸犯了軍紀,他亦一概明察秋毫,絕無徇私,是故,劉黑闥、張升等的部將,於今對他也早是敬畏服氣。

見李善道在劉黑闥、李文相等是隨從下出來,陳敬兒、羅忠和這十餘軍將不約而同,把原就筆直的背脊,又挺了一挺,繼而行軍禮,齊聲說道:“末將等拜見大將軍、諸將軍。”

李善道擺了擺手,叫他們免禮,環顧了下這十餘軍將,言簡意賅,開門見山地說道:“諸位將軍皆我軍中勇將,今勞我劉賢兄統你們各部,先行赴清河。到了城外後,不必進攻,做好戒備,先先擇地築營即可。候我率主力到後,咱再攻城。楊善會號稱能戰,然薛世雄部已被我軍和竇公部聯兵,一戰殲滅,他楊善會憑一個清河城,難道就能把我等擋住?君等勉力!”

陳敬兒、羅忠和這十餘軍將無不鬥志昂揚,同聲應道:“敢不竭勇,攻陷清河!”

“四郎、五郎,悉心佐助我劉賢兄和張將軍,一切悉從劉賢兄與張將軍之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宵天令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