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慮良將長史議慎(第3/3 頁)
可到達清河城南。合我部與郭長史部,計三萬餘眾,然後同時從城北、城南兩面,展開攻城進戰,七天之內,難道還打不下一個清河縣城?加到一起,不就十天以內!”
攻城分三步走的這個攻城辦法,沒毛病。
包括了李善道在內,帳中諸人也都是這麼想的。
同時從南北兩面夾攻,也沒毛病。
城外的障礙雖然內外幾層,但己軍兵多,晝夜不停的話,三天功夫,大約也確是能將之清理乾淨。又至於張豎眼和城南的牛大眼兩營,從其營地的大小,可判斷得出,其兩營內駐紮的守卒至多各數百人,才數百人的一營,在清理障礙的同一時間,把之打掉,也應是能夠做到。
那麼,再用七天的時間攻城,依舊發揮本軍兵多的優勢,——似乎還真是可以十天內將城攻下的了?
于志寧說道:“三天之內,或可能將障礙清除掉,然七天之內能否將城攻下,這還得看等開始攻城後,我軍的進展才可確知。將軍,愚見還是不能大意,步步為營,慎重為宜。”
李文相挺認可劉黑闥“十天內攻下清河”的判斷,笑道:“三萬兵的薛世雄營,一個晚上咱就全殲了!清河城內能戰的守卒,三四千數罷了,分到兩面城牆上,就是一邊只兩千來守卒。咱們夜以繼日,輪換上陣,連攻他個七天七夜,累也累死他們了!俺看,十天內是能拔城!”
李善道琢磨了下,說道:“長史所言甚是,咱們攻堅的經驗不豐富,清河是座堅城,小心無大錯,多些慎重是理當有之的,輕敵的念頭,我等絕不可有。不過兩位賢兄所言也甚是,仗尚未開打,士氣自是須當保持高昂,我等為將者,也不能一味的保守謹慎。”
乍聽之下,似是和稀泥,但其實不然,這番話,是他綜合了劉黑闥、李文相和于志寧這兩方不同的意見後,形成的既考慮了雙方觀點,又具有指導性的決策,為這場仗該怎麼打定下了明確的方針。即是,既要充滿必勝的信心,以保持鬥志,而又要謹慎持重,不可大意輕敵。
基調定下,李善道亦站將起身,步到城防圖前,準備就劉黑闥提出的“三步戰法”,與諸人再做進一步的商議,卻在此時,帳外傳來遠遠的鼓聲。
眾人相顧了下,聽出鼓聲是從城頭響起。
就暫停下軍議,李善道與諸人出帳,重登望樓,往城頭望去。
見約百十個鼓手,分佈在城樓、城樓兩側,正在賣力擊鼓,一隊隊的守卒,伴隨鼓聲,從城下上來。兩面將旗在城樓邊上升起,一面是“清河郡守楊”,一面是“清河通守楊”。
劉黑闥等面面相覷。
李文相撓頭說道:“這兩個賊廝鳥搞什麼?難不成,他倆還敢派兵出城,來與咱戰?”
不僅李善道等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城頭,野地上在築營的各部兵士、民夫,也都停下了手上的活計,向著城頭眺視。蕭裕等部騎兵在西北靠後地方,數千匹戰馬受擾,多揚蹄嘶鳴。
驟然間,就在李善道部兩萬將士,大都注目城上之時,東邊永濟渠岸邊,鼓聲也大作響起!
一支兵馬,從張豎眼的營中出來,自鹿砦等間,快速地透過,營壕上的吊橋已放下,在一將的引率下,如似旋風,又像出籠的虎狼,直撲向了離張營最近的一部正築營的李善道部曲!
「24.2.」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