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蘇定方暗驚金湯(第2/3 頁)
河與清河縣城之間的空地上,都有甚麼城防佈置,蘇定方看不大到。
但護城河外的城防佈置,蘇定方能夠清楚看到。
只見護城河前,與張豎眼營壘外的情形相仿,沿著護城河一線,參差地置了很多的鹿砦、拒馬,還挖了好幾條深淺不一的溝。鹿砦、拒馬出到護城河北的一里多地處,溝有的是在鹿砦、拒馬這塊區域,有的是在這塊區域外邊,即再北邊。
最外圍,亦即最北邊的是鐵蒺藜區,撒得遍地都是。
蘇定方等,現就在這塊鐵蒺藜區外。
此處莫說離清河縣城了,離清河縣城外的護城河都還有兩三里地。
很明顯,如果是在這個位置的話,不要說請楊善會登城一見了,便武城令、丞等寫給二楊的勸降書信,也遠不能射進城裡。對清河縣外嚴備的城防佈置,蘇定方暗驚了一下,定下心情,轉開琢磨該怎麼把勸降書信給到城內,躊躇片刻,遙見城頭上的守卒,因他們這百騎的到來,緊張地開始進入備戰狀態,視線重新落在了張豎眼的營上,瞧見其營望樓上亦已有人登臨。
他與從騎說道:“去年討張金稱時,俺與張豎眼嘗並肩作戰,彼此相熟。清河縣城,我等靠近不能,這樣吧,就去張豎眼營外,先將勸降書信給他,請他轉交楊通守。”
從騎無有異議。
蘇定方便引諸騎,離開清河縣城的北邊正面,轉到東邊,沿著永濟渠邊上的路,不多時,馳到了張豎眼營外。張豎眼營外挖的也有壕溝,不過比起清河縣城,壕溝也好、鹿砦等的防禦區域也好,自是小了很多。在鹿砦等防區外叫話,營中可以聽到。
百騎齊聲大叫:“大將軍、右武候將軍李郎君,令呈書信與貴郡郡守、通守等。可出來取。”
等了一兩刻鐘,營門開啟,數騎馳到營塹內側邊上,為首一騎叫道:“來者可是蘇烈?”
這將披甲挽弓,身形健碩,胯下青驄馬,後系紅披風。
從於百騎左右的百騎,齊往他臉上去看,見他短眉毛,塌鼻樑,一雙眼卻是看不出豎在何處。
蘇定方摘下兜鍪,大聲答道:“張將軍,蘇烈這廂有禮。”
“哼,還真是你!俺聽說你武邑城破後,不是降了竇賊麼?今卻怎來俺城下!”
卻是蘇定方,家在武邑,武邑是信都郡的屬縣,信都郡南與清河郡接壤,北與河間郡接壤。武邑縣,位處信都郡的北部,與河間的樂壽相鄰,兩座縣城相距不過百里。
蘇定方的父親名邕,以武勇名稱郡縣。三年前,張金稱、楊公卿等群盜起於清河等郡之後,他父親受郡徵用,聚了鄉兵數千,乃為本郡討賊。他父親未幾病卒,他年紀儘管不大,然從他父親起兵時,他就跟著征戰,數先登陷陣,亦已博得了驍悍膽壯之名,為鄉兵所服,遂得以代領其父之兵,繼續討賊作戰。去年,楊義臣、楊善會等合剿張金稱,張金稱也曾寇入過信都,蘇定方就受郡中之令,配合楊義臣、楊善會作戰。——他的這些過往經歷,李善道早是從他口中問知,清清楚楚,所以李善道說他與楊善會有舊,特地派他來給楊善會送勸降書。
但在剿滅了張金稱,回到本郡後,滅了一個南邊的張金稱,北邊起來了一個竇建德。竇建德佔據樂壽後,分兵四攻,北至景城、南至信都郡的武強、阜城、武邑等,皆遭受過他的攻打,有的打下了,有的沒打下。而蘇定方便是在抵擋竇建德進攻武邑時,為竇建德敗之所擒。
蘇定方答道:“奉大將軍、右武候將軍李郎君之令,烈專為送些書信呈與楊郡守、楊通守來。”
“甚麼書信?”
蘇定方如實以答:“系漳南令、武城令等,亦即漳南、武城的諸多名士之書信。”
“哼,俺聽說漳南、武城都降李賊了,可是麼?”
蘇定方皺了下眉頭,說道:“漳南、武城順應民心,確是已降我家將軍。張將軍,敢請你回城一趟,請楊通守來營外一見,俺好將這些書信呈與他,何如?”
“呸!甚麼書信?勸降的吧?楊公已有令下,凡有言降者,斬之不饒。你這書信,楊公定不會看。你識趣些的,便自回吧!”張豎眼勒馬便要走,又扭過頭“呸”了聲,罵道,“枉俺去年,還曾與楊公贊過你,誇你少年英雄,頗堪稱悍銳,搞了半晌,是個沒廉恥的小賊!”
蘇定方顧不上為他罵自己生氣,忙叫住他,說道:“張將軍,且慢!楊通守會不會看,將軍怎能知曉?還是勞請將軍,麻煩回城一趟,把楊通守請來,俺當面與楊通守稟說吧!”
“楊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