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二郎再誘清河敵(第2/3 頁)
河縣。
其餘的縣,俱在永濟渠的東邊。
必須得說,李善道新想到的這第二個“誘敵出城”之策,也確實是個可用的計策。
不過,眾人討論了會兒以後,卻是一致認為,用王安部的此策,相對更好一些。
則是說了,就在昨天,李善道提出用“圍城打援”此策時,眾人不還都一致贊成的麼怎麼到了今天,才一天時間過去,就又都一致認為,同樣的“圍城打援”之策,不如另一個新的用王安部此策了這卻乃是因為敵情,或者說是戰場形勢出現了新的變化。
此個新的變化,即透過漳南縣不戰而降,可以看出,經過殲滅薛世雄部一戰,李善道今在河北、在清河郡的威聲已是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那在這樣的情況下,楊善會他還敢不敢於貿然地遣兵出城,去援被李善道部圍困的縣城可就不好說了。
因此,相比之下,李善道新想出來的“用王安部”此策,就更合用了。
事實上,李善道之所以會又尋思出“用王安部”此策,他也是根據敵情的變化,而想到的此策。就算沒有蕭裕的補充,他這一新的計策,也是建立在他的威名達到了新的高度這一基礎上的。本質上,“用王安部”此策,和圍城打援一樣,都是在逼迫楊善會出兵,唯不同的是,“圍城打援”是用城來逼迫楊善會;“用王安部”,是用他達到新的高度的威名來逼迫楊善會。
威名已此般之盛,兵馬若再增多,可該再何以敵對
唯一應對的上策,就是蕭裕說的,只能派兵出城,“各個擊破”,阻止王安部與李善道部會合。
議論多時,李善道綜合大家的意見,就定下,便用“用王安部”此策,再來做誘敵出城之計。
計議既定。
杜正倫起草的檄令早已寫罷,李善道看後,就先令楊粉堆遣吏卒將此檄令送去堂邑。
又令杜正倫寫了給王安的命令一道,亦遣人送出。
接著,派人去城裡找劉黑闥,叫劉黑闥弄些牛、羊、豬、酒來,傳令各營,挾殲滅薛世雄部之威,兵鋒才入清河郡,漳南就不攻自降,可喜可賀,即日起,犒賞三軍。由著將士們痛飲。
同時,等劉黑闥從城裡回來後,與他商議安排精兵入清河縣設伏的這件事,——他熟悉道路,伏兵該走那條路入清河縣界最為隱秘選定了一條臨著漳水、高雞泊的路。
這條路臨著河谷,從數百里方圓的高雞泊邊上繞過。
按劉黑闥的說法,這條路原就人蹤稀少,因高雞泊是盜賊出沒之地,現下愈是沒什麼人敢走。
由劉黑闥領路,李善道親去實地看了看。
確如劉黑闥所言,路不很寬,邊上雖有田地,不知荒蕪多久了,雜草半人高,路兩邊亦是灌木叢生。就不說不見人蹤,便是有人經過,藉助雜草、灌木的掩護,部隊也足能隱蔽行蹤。
第二天、第三天,陸續有藏身高雞泊的群盜,應劉黑闥之召而來從投。
就從來投的群盜中,選出了幾個劉黑闥的熟人,用作了這支前往清河縣的伏兵的引路嚮導。
至於伏兵部隊,到第三天時,挑選完畢。
分是從李善道、劉黑闥、李文相等部中選出來的精銳,計總三千人。劉黑闥要“盡地主之誼”,堅決要求由他來作伏兵的主將。李善道便將此任,任給了他,以陳敬兒為副。
——卻是,既然主將任給了劉黑闥,從群盜中挑出的嚮導還要用麼還是要用的。三千伏兵,不能只劉黑闥一個主將和他少數部曲知道路,其餘人都是一抹黑,陳敬兒等部也都需要知路。
臨清縣也與清河縣接壤,在清河縣的東南邊。
漳南到臨清,一百多里地。
王安的回信也是在第三天時送到的,上午時送到的李善道營中,恭敬地聽從了李善道的命令,在信中,他稟稱,三天後,他就能率其部離開臨清縣,依按李善道之令,進入清河縣。
他的這封回信是昨天送出的,他的這個“三天後”的三天,指的也就是昨、今、明三天。
換言之,亦即,後天,他就能率眾北入清河縣。
臨清縣往南是清泉縣,過了清泉縣就是堂邑縣。
漳南到堂邑,兩百來裡。
已到堂邑的黎陽兵馬的回稟,在第三天入夜後,也到了李善道營中。回稟中,其將報稱:在向李善道寫此回稟之時,已令軍中大張旗鼓,開做將開向漳南之假象,並已對外散佈風聲,說不止是其部兵,黎陽多達數萬的主力不日就能繼至堂邑,也將會北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