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感言(第2/4 頁)
開過遊戲了,頂多是在小破站裡把劇情動畫都看了。
就是怕耽誤碼字。
所以大家覺得慢,我同意,只是我也得說,這已經是我拼盡全力的結果了……
其實我想說:只要我不死,不封筆,我陪伴大家的時間還很多,之前的二十二年,現在這本書,還有以後的時光裡。所以大家就不要拘泥於這一朝一夕的快慢了嘛……
我也想過,要不要在小說開書的第一天就一口氣把王烈在索福聯的劇情全部更新出來,我估計就應該沒有那麼多爭議了。
但一方面我是真沒那麼多存稿,另外一方面編輯也不讓——新書期是有字數要求的,我爆更太多,新書期會大大縮短,對安排各種推薦也極其不利。
總之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我都老老實實一五一十的給大家交待了,希望大家能夠體諒一二,中年男人是真的不容易啊……
※※※
這是我第十次寫“上架感言”,職業生涯二十二年,寫了十二本書,四千兩百多萬字。只有第一本《我踢球你在意嗎》和第三本《天生廢柴》沒有上架,也就沒有上架感言。
想想當初在《勝者為王》的上架感言裡,我還在回顧自己王文寫作十年,現如今第二個十年都過去了,正式邁入第三個十年……
而且這二十二年來,我只寫足球。
想一想,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就中國足球這大環境,就傳統體育專案被電子競技衝擊的日漸式微的趨勢,我還能在寫足球,以及靠寫足球賺錢養家,真的要感謝諸位衣食父母,感謝你們。
在即將四十二歲的如今,我所能做的,也就是儘量認真寫好自己的小說,講一個好故事給你們聽,對得起你們的每一個訂閱、每一張月票和每一段評論。
其實我也好想希望自己能夠有一個王烈那樣的外掛啊,每更新多少章就年輕一歲……
那我能把自己寫到嬰兒時期!
只可惜,幻想是幻想,現實是現實,雙方有著不可逾越的障礙。
因為不可能重回青春,所以當下才顯得格外珍貴。
※※※
來說說這本書吧。
《逆轉》這本書最早的衝動來自於2022年世界盃——我不避諱這本書的靈感來自於c羅的困境——大家看這本書的章節名,再去《禁區之狐》的名字,應該就能明白了。
但不能因為原型是c羅,就認為我肯定什麼都照著c羅來寫。
因為我不是簡單的寫c羅,否則我就直接寫一箇中國人附身到c羅上就行了,就跟他當初在耐克拍的那個靈魂互換的廣告一樣。
我沒這麼做,因為我不是隻寫c羅。
我只是想寫一個不屈靈魂,一個偏執的怪物,一個按理來說不應該存在的職業球員——我從很多人那裡取了他們的特點,然後捏合到了王烈身上。
c羅是原型,但他不是王烈。
王烈的身上當然會有c羅的特質,而且還不少。可他也不是c羅。
可以說王烈不是某一個具體的人,而是某一種或者幾種精神的聚合體。
什麼叫“原型”?
我寫的每一個小說,每一個人物,都有各自的原型。畢竟我也沒能耐憑空想象人物和故事。
最開始寫《我踢球你在意嗎》時,角色原型全都是我自己和我身邊的人,他們甚至連名字都一樣,但他們也只是原型,和我書中的角色並不完全一樣。
這也是為什麼我在前言裡說希望大家不要執著於在現實足球裡找對應人物,你們只需要看我寫的人物就行了。
否則會很割裂的——現實裡原型是什麼樣,並不等於我筆下的人物就應該怎麼樣。現實裡的球員如何如何,與我自己寫出來的角色又有什麼關係呢?
否則我還寫什麼虛構架空,為啥不直接寫真實足球?
我這個“取名廢”費那麼大勁給俱樂部、球員想名字,難道是沒事兒折騰我自己嗎?
有人問我為什麼不延續《禁區之狐》的世界觀設定,沿用那些俱樂部的名字。
當然,這個提議合情合理,也非常具備可操作性。
但我就是擔心《禁區之狐》的世界太深入人心,我用自己虛構的世界做原型,都怕大家老往上本書裡的故事和人物身上聯想啊……
所以我才在這本書裡那麼吃力不討好的全部重新取名字,就是為了讓大家在看的時候只專注在王烈的故事裡。
無論是在《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