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幾輩子的福分(第2/4 頁)
。
他的活動範圍越來越小,最後就侷限在禁區附近了。
這個時候他背身能力不足的缺點便被放大了。
在有些時候這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如果遇上強敵或者戰術相剋的球隊,這個缺點就會很要命。
見大家在這一點上達成了共識,蔡伯康繼續說道:
「現在王烈的身體機能很明顯比之前好了,雖然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好,但就是好了。從這兩場比賽中就可以看得出來……他跑動範圍更大,和泰國隊比賽的時候,有好幾次甚至都回撤到了中圈,然後進行衝刺。另外在球隊反擊的時候,他也能夠高速前插,而不是像之前那樣只能在前面當個樁子,或者是在後面看戲……」
何振勇和沈東昇連續點頭。
蔡伯康說的這些,他們在比賽中確實也都觀察到了。
「我最開始以為只是一場比賽中的偶發情況。現在兩場比賽都踢完了,而王烈在這兩場比賽中都有類似的表現,從踢球習慣上來說,他就像是回到了年輕時候……
「就比如對陣卡達的比賽,我們讓王烈上場之後打中鋒,在禁區裡搶點,或者是給其他人做策應。最開始他確實是這麼做的,但實際效果不怎麼好。有一次進攻我印象很深刻,就是池震帶球從邊路內切到禁區裡,王烈當時也在門前。再加上池震帶回來的卡達球員,於是禁區裡非常擁擠。在人員如此密集的情況下,池震的盤帶基本上沒有發揮空間……」
聽見蔡伯康這麼說,無論是何振勇還是沈東昇都點了點頭。
這次沒打成功的進攻他們還記得。
當時池震陷入了重重包圍,最後才把足球傳給王烈,結果因為傳球意圖太明顯,被卡達球員識破,斷球成功。
如果不是池震反搶時犯規,說不定卡達還能夠利用這次斷球打一次反擊。
「這次進攻沒打成是誰的責任?是王烈的嗎?王烈是遵照我們的要求在禁區裡接應池震的。那是池震的嗎?我們戰術裡給了池震足夠高的自由度,他可以帶球進禁區,沒毛病。而且他之前也不是沒有嘗試直接在邊路傳中,但中路就王烈一個點,卡達很容易就用人數優勢限制住了他。」
這是中國隊卡達下半場剛剛開始那段時間,中國隊進攻中的尷尬局面。
這也是在此這場比賽之前的那些比賽裡,王烈上場後中國隊在進攻中的尷尬局面。
他在禁區裡站住位置,然後等隊友們傳中的進攻方式,落點太好猜了——王烈他在哪兒,足球最終就肯定會被傳到哪兒。
王烈實力再強,也不可能總在禁區裡成功一挑三丶一挑四吧?
偶爾他可以憑藉自己超強——後來其實也沒那麼強——的個人能力,贏得一次對抗丶完成射門,運氣好還能進個球。
可大多數時候,他在這樣的防守中是很難有作為的。
就像池震一樣,池震的人球結合能力在亞洲是頂級的,他也經常能夠上演連續過人的好戲。
可這種好戲上演時絕大部分是在中場,越靠近禁區,他帶球過人的成功率就越低。
在人員密集的禁區裡能過掉一個人都可以算得上是狀態火熱了……
何振勇沉吟道:
「嗯……我們在中場休息時安排的進攻戰術,其實和之前沒什麼區別。之前已經一次又一次證明了這套戰術不管用。球員其實都很努力,王烈很努力,池震也很努力,但效果就是不好,所以我們才要做出改變……」
蔡伯康等他說完了,才繼續說:
「也就是那次進攻之後,王烈開始頻頻拉出禁區,不再繼續待在禁區裡當個站樁中鋒了。他拉出禁區之後,因為卡達的球員要盯防他,所以禁區裡就比之前要空了些,池震反而有了很多插入禁區的機會,雖然沒有進球,但卻創造了很多機會……球隊的進攻也因此活了起來,那之後沒多久,王烈就進了球。而且那個球其實也是池震從邊路去中路創造出來的機會……」
「對!」沈東昇一拍巴掌,「當時我都以為池震會自己橫著帶,然後嘗試來一腳呢……他這個賽季在斯高斯人有三個球都是這麼打進的,卡達肯定也研究過的,所以當時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在防池震的橫向盤帶和射門上,沒想到他傳了……」
蔡伯康說:「還有呢。這球其實是王烈從禁區外向禁區裡斜插跑位的,也就是我們之前說的,王烈要面對球門接球,這樣他才能充分發揮自己射術好的特點……所以我覺得如果我們繼續讓王烈踢中鋒,可能不太合適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