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外揣 第四十五(第1/3 頁)
古文:
靈樞第45章 外揣 第四十五
黃帝曰:餘聞九針九篇,餘親受其調,頗得其意。夫九針者,始於一而終於九,然未得其要道也。夫九針者,小之則無內,大之則無外,深不可為下,高不可為蓋,恍惚無竅,流溢無極,佘知其合於天道人事四時之變也,然餘願雜之毫毛,渾束為一,可乎?歧伯曰:明乎哉問也,非獨針道焉,夫治國亦然。
黃帝曰:餘願聞針道,非國事也。歧伯曰:夫治國者,夫惟道焉,非道,何可小大深淺,雜合而為一乎。
黃帝曰:願卒聞之。歧伯曰:日與月焉,水與鏡焉,鼓與響焉。夫日月之明,不失其影,水鏡之察,不失其形,鼓響之應,不後其聲,動搖則應和,盡得其情。
黃帝曰:窘乎哉!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不失陰陽也。合而察之,切而驗之,見而得之,若清水明鏡之不失其形也。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藏波盪,若是則內外相襲,若鼓之應桴,響之應聲,影之似形。故遠者,司外揣內,近者,司內揣外,是謂陰陽之極,天地之蓋,請藏之靈蘭之室,弗敢使洩也。
白話文:
黃帝說:我聽聞有關九針的九篇文章,我親自接受了其中的調理方法,也頗為領會其中的要旨。然而,九針從一開始到九為止,我還沒有掌握其關鍵的要領啊。九針這東西,小到不能再小,大到沒有極限,深不可測,高不可蓋,恍恍惚惚,沒有固定的孔竅,流動漫溢沒有盡頭。我知道它與天道、人事、四時的變化相符合,但我希望能把它像毫毛一樣雜亂地捆束成一體,可以嗎?岐伯說:你問得真高明啊!這不單單是針道的問題,治理國家也是這樣啊。
黃帝說:我想聽的是針道,不是國家大事啊。岐伯說:治理國家,唯有遵循道啊,不遵循道,怎麼能把大小、深淺等各種因素雜亂地混為一體呢?
黃帝說:我希望能詳盡地聽到這些道理。岐伯說:就像日月、水與鏡子、鼓與響聲一樣。日月的光明,不會失去它的影子;水與鏡子的觀察,不會失去它的形狀;鼓與響聲的相應,不會落後於聲音;只要一有動搖,就會有相應和,完全能瞭解其中的情況。
黃帝說:太難了啊!那明明白白的道理不可被矇蔽,之所以不可被矇蔽,是因為它沒有失去陰陽的協調啊。將它們綜合起來觀察,仔細地驗證,就能看到並掌握它,就像清水、明鏡不會失去它的形狀一樣。如果五音不清晰,五色不鮮明,五臟動盪不安,那麼內外就會相互侵襲,就像鼓與鼓槌的相應,響聲與回應聲的相應,影子與形體的相應。所以,對於遠處的,可以透過觀察外部來推測內部;對於近處的,可以透過觀察內部來推測外部,這就是陰陽的極致,天地的關鍵啊。請把這些珍藏在靈臺蘭室之中,不要讓它洩露出去啊。
對古文深度解析
七律詩讚《靈樞第 45 章“外揣”的周易哲學奧秘解析》:
《贊〈外揣〉解析》
靈樞妙章蘊哲思,外揣奧秘周易知。
九針玄理通天地,治國之道亦如斯。
日月水鏡彰道義,鼓響回應道不遺。
內外相應探真諦,智慧光芒耀古稀。
詮釋:
詩的首聯指出《靈樞》第 45 章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思考,而“外揣”的奧秘透過周易哲學得以展現。頷聯強調九針的玄妙道理與天地相通,治理國家的道理也與此相似。頸聯以日月、水鏡和鼓響為喻,進一步闡明道義的顯現和呼應。尾聯則表達了透過內外相應來探索真正的道理,這種智慧的光芒穿越古今,閃耀不衰。整首詩讚頌了《靈樞》第 45 章“外揣”與周易哲學相結合所展現出的深邃智慧和奧秘。
一、《靈樞第 45 章“外揣”的周易哲學奧秘解析》
在古老的醫學經典《靈樞》中,第 45 章“外揣”猶如一顆璀璨的星辰,閃耀著深邃的智慧光芒。當我們以周易哲學的視角去審視它時,更能發現其中蘊含的無盡玄妙與哲理。
黃帝的言辭開啟了對九針之道的探索之門。他親身體悟到九針的奇妙,卻仍感到未能觸及其核心要旨。九針,宛如宇宙的縮影,小至極致,大至無垠,深不可測,高不可及。它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天地間的奧秘。
岐伯的回應如醍醐灌頂,點明瞭這不僅是針道的問題,更是治國理政的道理。治理國家如同駕馭九針之道,需要遵循道的法則,不能隨意混雜。這讓我們聯想到周易中強調的“道”的重要性,道是宇宙執行的根本規律,是一切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