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五味 第五十六(第2/4 頁)
忌:
適宜方面:提到了不同顏色、不同病症的人適宜食用的食物。例如肝色青,宜食甘,像糠米飯、牛肉、棗、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等。這是根據五臟的特性以及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來確定適合各髒的食物和味道,以達到滋養五臟的目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禁忌方面:提出了“肝病禁辛,心病禁鹹,脾病禁酸,腎病禁甘,肺病禁苦”。即當五臟已經患病時,應避免食用與之相剋的味道,以免加重病情。這是依據五行相剋的原理得出的結論,例如肝屬木,辛味屬金,金克木,所以肝病患者應避免食用辛味食物。
3 五果的五味屬性:指出“五果:棗甘、李酸、慄鹹、杏苦、桃辛”,明確了五種常見水果的五味屬性,進一步豐富了五味理論在食物中的應用,也為人們根據自身狀況選擇合適的水果提供了理論依據。
該篇的指導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整體觀:強調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五臟六腑相互關聯、相互影響。五味與五臟的關係緊密,五味的攝入會影響到五臟的功能,而五臟的健康狀況也會影響對五味的接受和運化。這種整體觀貫穿了全篇,是理解和應用五味理論的基礎。
2 五行學說:五行學說在該篇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五味與五行相對應,並且根據五行的相生相剋關係來確定五味的適宜與禁忌。例如,酸味屬木,木克土,所以脾病患者不宜食用過多酸味食物。這種基於五行學說的理論體系,為中醫的飲食調養和疾病治療提供了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和理論依據。
3 辨證論治:雖然文中提出了一些普遍的規律和原則,但也強調了因人而異的辨證論治思想。不同的人由於體質、病症等因素的不同,對五味的需求和耐受程度也會有所差異。因此,在飲食調養和疾病治療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辨證分析,靈活運用五味理論,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4 預防為主:該篇不僅關注疾病的治療,也注重疾病的預防。透過合理的飲食調養,根據五臟的特性選擇適宜的五味食物,可以增強人體的正氣,預防疾病的發生。這體現了中醫“治未病”的思想,強調了預防在醫學中的重要性。
二、對古文深度解析
(一)關於《靈樞·第 56 章 五味 第五十六》的七律詩:
《靈樞五味悟真玄》
靈樞玄妙蘊深篇,五味調和理自全。
臟腑相關循五行,氣機流轉化坤乾。
谷香百味通經脈,滋養身心道法綿。
探賾索隱明真諦,岐黃智慧永相傳。
詮釋:
詩的首聯“靈樞玄妙蘊深篇,五味調和理自全”,指出《靈樞》中關於五味的篇章蘊含著深奧玄妙的道理,而五味的調和是自然之理的體現。
頷聯“臟腑相關循五行,氣機流轉化坤乾”,描述了五臟六腑與五行相互關聯,以及氣機的流轉變化如同天地乾坤的執行。
頸聯“谷香百味通經脈,滋養身心道法綿”,強調了各種穀物和味道能夠通達經脈,滋養身心,其中蘊含著綿延不絕的道法。
尾聯“探賾索隱明真諦,岐黃智慧永相傳”,表達了探索其中深奧隱秘之處以明白其中真諦,岐黃的智慧將永遠傳承下去。
整首詩圍繞《靈樞·第 56 章 五味 第五十六》,展現了其中的哲學思想和醫學智慧。
(二)《〈靈樞·第 56 章 五味〉的周易哲學解析》
在古老的醫學經典《靈樞·第 56 章 五味》中,蘊含著深刻的生命智慧和哲學思考。透過運用周易哲學的視角來深度解析這一章,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人體與自然、五行與五味之間的微妙關係,揭示出生命執行的奧秘。
在周易哲學中,宇宙萬物被視為一個相互關聯、動態平衡的整體。而《靈樞·第 56 章 五味》所闡述的內容,正與這一哲學理念相契合。黃帝與伯高的對話,猶如一場對生命本源的探索之旅,引領我們走進人體內部的奇妙世界。
伯高提到,胃是五臟六腑的海,所有水谷都匯聚於此。這與周易哲學中“坤為地,為母”的意象相呼應。胃就如同大地一般,承載著生命的滋養和孕育。而五臟六腑從胃中稟受氣,也體現了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五行的執行,如同天地間的韻律,奏響了生命的樂章。
五種味道各有其走向,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