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敢有非議者,斬立決(第2/3 頁)
“陛下,施學以強民,民強則興邦也。”
“大秦帝國自開國,幾百年來,一直都是重用人才,善納良策,所以才能一統天下,氣吞八荒。”
蒙毅似乎早有準備,滔滔不絕的說出了一大堆道理,讓人絲毫挑不出來一絲毛病。
“朕只聽說過,開荒耕種以富民,減賦免稅以興邦,修甲鑄戈以強兵。”
“辦學施教,強民富國,朕聞所未聞也。”
“昔齊稷下學宮之輝煌,舉國文風日鬱,亦不戰而降也。”
“何以稱強哉?”
嬴政聲音洪亮,震耳發聵道。
“陛下所言甚是,聖賢之書,非常人所能悟。”
“不錯,尋常百姓家,衣食住行都難以為繼,何以習經入道也。”
“每卷經書皆價值不菲,非卑賤之徒所能玷汙。”
一時間,不少博士紛紛發言。
這些人都是尊卑有別的堅定擁護者,在他們眼中,尋常百姓身體中皆流淌著低等血脈。
只有貴族之身,才流淌著高貴的血脈。
甚至不少文武群臣,也相繼出言反對。
因為他們都是既得利益者,自然不願意讓別人踩著自己爬上來。
最好,千秋萬世,那些卑賤之徒也永無翻身之地。
“蒙卿,並非是朕不支援,而是滿朝文武,多為反對之聲。”
“看來這開辦國學,的確並非利國利民之善舉啊!”
嬴政眼神看著站出來出言反對的文武群臣,似笑非笑道。
之所以讓蒙毅提出來,只是為了看清到底有哪些人反對,哪些人贊成,哪些人又保持中立。
否則若是自己提出來,那些牆頭草,見風使舵的人,就會藏頭露尾,不敢站到前面來。
好戲才剛剛開始,嬴政並不著急,坐在王座上,他能夠清楚的看到下面文武群臣所有人的神情。
每一個面孔出現的微妙變化,都被他收入眼瞼。
“陛下,臣贊成開辦國學。”
蒙毅還沒開口,就見蒙恬站了出來,拱手一拜道。
額!
看到這一幕,原本老神在在的李斯,突然瞳孔微微一縮。
蒙毅獻策,並不足以讓李斯感到稀奇。
畢竟蒙毅深得陛下器重,一直都是陛下的幕僚之一。
可是蒙恬不是一向只關心軍務,從不理會朝堂政務嗎?
幫自己的弟弟說好話?
不可能!
朝野盡知,蒙恬向來公私分明,而且為了避嫌,更是從不在朝堂諫言,也沒有任何立場。
若說有,那也只有一心一意支援陛下。
這實在太不尋常了,從蒙恬站出來那一刻,李斯憑藉多年官場生涯經驗,頓時嗅覺出了陰謀的氣息。
之前趙高稀裡糊塗就被罷免所有官職,李斯就感覺有些莫名其妙。
不過身在朝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早已讓他習以為常。
結合以上種種,李斯腦海之中電光火石間,勾連出一個畫面。
今日朝堂上演的一切,都是陛下設的局?
本來他並不打算參與其中,作為大秦帝國的丞相,他從不會胡亂擺明自己的立場。
李斯一直覺得,自己唯一要做的就是博得陛下歡心。
所以陛下所思所想,就是自己所思所想。
陛下想要開辦國學?
“陛下,臣也贊成開辦國學,施教萬民。”
李斯立刻毫不猶豫的瞬間站了出來,對著嬴政拱手一拜,態度堅定道。
一旁的馮去疾怔了怔神,這老狐狸怎麼了?
受什麼刺激了?
這如今明顯是一池渾水,自己還偏偏往上撞?
不科學啊!
這不符合老狐狸為人處世,謹小慎微的性格?
馮去疾看了看李斯與蒙氏兩兄弟,然後用餘光看向了王座上的陛下。
好巧不巧,陛下的眼神也投了過來。
馮去疾只感覺菊花一緊,心中瞬間打了個哆嗦。
壞了!
反應過來之後,馮去疾立刻也走了出去,拱手一拜道:“陛下,臣附議開辦國學,此乃空前之壯舉,必能讓天下萬民對陛下歌功頌德也。”
“諸位愛卿啊!”
“朕深感頭痛,你們有人反對,又有人支援,這讓朕如何是好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