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案(88)(第2/3 頁)
真如你所言,一定要拿到證據。”朱元璋沉吟片刻,緩緩道:“朕不想無端冤枉好人,但若真有人背叛,絕不能手軟!”
“是,微臣明白。”陳立應道,心中卻已開始思慮,這一舉動是否會引火燒身。
隨著查探的深入,逐漸浮出水面的是劉大人不僅與盜賊有勾結,還涉及黨派鬥爭,收受賄賂,自私自利,甚至與幾名權臣暗通款曲。每一條線索如同寒冰,刺入朱元璋的心。
終於,一次機緣巧合之下,陳立在一名被捕的盜賊口中得到了關鍵證據:劉大人曾派人指使盜賊刺殺甚至綁架權貴,以此鞏固自家權勢,逼迫朝廷妥協。
這一發現如閃電般劃破了朱元璋心頭的陰霾,他終於決定,不再忍讓。於是,他立刻召見大臣,召開朝會。
“朕今日召大家前來,非為別事,而是有大案揭露!”朱元璋坐於龍椅之上,面色凝重,目光掃視四周,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員們在他面前,或緊張、或慌張,甚至有人露出冷汗。
“劉大人,近日有盜賊在城中肆虐,已致無數民怨,朕不得不懷疑你的忠誠。對於前期的偵查,朕已盡皆掌握,賊首乃你所指使!”
“陛下,微臣冤屈!”劉大人面色煞白,立刻跪倒在地,雙手不停地顫抖:“微臣絕無此意!請您信我,陛下!”
“信你?你既然做了這種事情,豈能讓人相信?”朱元璋怒聲道。他的心中閃爍著不知是憤怒還是失望,曾經與自己肝膽相照之人,如今竟變成背叛者,心中不由感到一陣喉嚨澀痛。
“臣願以性命擔保自己無辜!民眾皆知我劉某為朝廷盡心盡力,請陛下明查!”劉大人面色蒼白,已無尊嚴可言。
“陳愛卿,拿下劉大人,調查清楚!”朱元璋指向前方,神色如冰,聲音如雷。
“遵令!”陳立爽快應聲,隨即招來侍衛,將劉大人押走。
“原以為權臣之上,便能安享富貴,而今卻發現,權力的遊戲無異於刀光劍影,豈能有半分僥倖?”在瑣碎的政事之中,朱元璋疑惑地思索著,雖已掌握實權,卻也因此陷入深淵。
而隨著劉大人的被捕,這起案件的更深層次也隨著潮流浮出水面,許多官員竟或多或少地參與其中,涉及的貪腐行為如冰山一般層出不窮。朱元璋開始意識到,朝中的風氣亟待根治。
在接下來的數月裡,朱元璋如同一位深思熟慮的棋手,巧妙佈局,開始整頓朝中腐朽計程車紳。他如同刀鋒之上的元帥,掀起一場席捲整個朝堂的風暴。無數個曾經元氣大傷的貪官汙吏陸續被捕,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決心與魄力。
“如非這盜賊之事,我也許未曾覺察典制之弊,民間憤怒之聲也許還要久待。”朱元璋心中深思,行事開始變得更加果斷而堅定。每當深思於這些紛繁複雜的政務時,他總是仰望天空,彷彿尋找著那一縷縷明快的光明。
然而,隨著政治的推進,朱元璋卻感到一絲異樣的氣氛。幾名同僚相繼被捲入權力的旋渦中,朝堂上暗中似乎有一些人準備反對他。黑暗裡的陰謀並未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陛下,該當防小人於未然。”陳立在朝堂上憂心忡忡,目光直視朱元璋,語氣中透露出幾分擔憂,“我已覺察不少臣子與道上之人私下聯絡,恐意圖叛亂。”
“若真有此事,豈能讓其逍遙法外!”朱元璋憤然道,心底湧上不安,“既然如此,便應主動查處,以絕後患!”
就在朱元璋和陳立緊鑼密鼓地整治朝政、掃除內奸之際,新的大案悄然臨近。一次夜間,潛入大明皇宮的刺客令整個宮廷如臨大敵,陳立果斷指揮侍衛逐一查探,令朱元璋深感危機迫在眉睫,此刻已無可退路。
經過幾日緊張而又驚心動魄的查探,終於捕捉到了一名潛入的刺客,他是某個官員所遣,嘴角帶著獰笑,毫不畏懼,似乎對即將到來的懲罰毫不在意。
“你為何滿目猖狂?”朱元璋面對刺客,冷冷問道,“是何人指使你前來!”
“哼!”刺客一聲冷笑,似乎並不在意朱元璋的威嚴,“你就是執政的昏君,終將被無數血淚葬送!”他看著四周的侍衛,毫無畏懼之意,愈發蔓延蔑視。
朱元璋心中一緊,想起過去那些闖入皇宮的刺客,無不是一顆顆生死未卜的棋子。可殺他是否又可解決一切?
“來人,給我抓住他!”朱元璋沉聲道,周圍侍衛立刻將這一名刺客擒住。
“你若再揭露背後真相,便可速死!”他冷冷說道,聲如秋風,毫無成見。
“我只怕你加速赴死!”刺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