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我要建學院了(第2/3 頁)
的他們已經具備成為一個老師的實力了。而且成熟的理論我能教給他們的都已經教了,剩下的那些我也不是很清楚了,只能和他們一起摸索了。所以我要建學院,教出更多的學生來,科技興國這條路,人越多,點子越多,速度越快。”李察說道。
“是嗎?想不到這些紈絝子弟到了你手裡竟然全部成才了,三弟,你厲害啊。別人我不知道,單單李佑和李愔的改變我是全看在了眼裡。以前長安城裡出了名飛揚跋扈的紈絝王爺,現在只有一休沐,就會呆在皇宮陪他們的母親,再也沒有做過出格的事了。”李世民笑著說道,他對這兩個兒子的改變很是滿意。
“呵呵,都是好孩子,只要給他們希望,誰會願意躺在父輩的功勞簿上混吃等死啊?是你們所有人的教育方式錯了,從小就教他們不能太優秀,不能搶嫡長子的風頭,他們能上進嗎?我只是給了他們一個能夠創出自己一番事業的希望罷了。”李察呵呵一笑。
“是啊,事實已經說明了一切,教育孩子方面我們確實是失敗的,自從這些紈絝子弟送到你這裡之後,朕再也沒有接到御史大夫對他們的告狀了。相比起那些沒有送到你這的孩子,他們真的強太多了。要知道,現在那些惹禍的小紈絝,以前可都是他們的小跟班。呵呵。”李世民感慨了一聲。
“不說這些了,言歸正傳,二哥,我需要很多很多的錢,你做好心理準備了嗎?”李察把話題拉回了正軌上。
“哈哈,錢你倒是不用擔心,近幾年應該沒有戰事了,加上你發明的宴賓酒,青鹽,玻璃,青磚都賣的很好,從豪門貴族那裡換了不少的錢,國庫和內庫都比較充盈。給你撥十萬貫都不是問題。不要說修一個學院,你就是修一個宮殿都夠了吧。”國庫充盈了,李世民有股財大氣粗的感覺,張口就是十萬貫。
“不夠。”李察搖了搖頭說道。
“怎麼可能?三弟,你要建學院啊還是要建皇宮啊?十萬貫都不夠?”李察的一句不夠真的把李世民驚到了。
“二哥,你沒明白我的意思,建學院用不了一萬貫。建完學院呢?學生們的吃穿用度,老師的薪水,試驗的花費,後期都需要很多很多的錢。”李察解釋道。
“老師的薪水,試驗的花費也用不了那麼多錢啊。再說學生們的吃穿用度自然需要他們自己來支付,他們讀書識字是為了自己,這筆錢為什麼要國庫來出?”李世民問道。
“這次我打算一次性招收上萬名學生,而且主要的招收物件是沒有錢繼續讀書的寒門子弟,唯有他們知道讀書的不易,才會更加的珍惜這次機會。我現在需要的就是這樣一批人。所以,我們不僅要保證他們的吃穿用度,對於特別出色,又是家裡頂樑柱的學生,我們還要給予獎勵,保證他身後的家人也能吃穿無憂。”李察認真的向李世民解釋道。
“這讀書之人既不事生產,又不能立刻幫朕治理國家,朕卻要替他們養家人?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李世民擺擺手說道。
“二哥,我還沒有說完呢,不止是這些,我還打算在我大唐的土地上普及基礎教育了。從長安城郊開始,由內到外。我大唐能讀書識字的人還是太少了。而且基礎教育的費用,我也打算讓你的國庫來承擔。所以我說要很多很多的錢。”李察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繼續說道。
聽了李察這句話,李世民更急了:“什麼?讓朕的國庫出錢,給天下人讀書?還要替他們養家人,這是何道理啊。那天下之人,還不全都跑來讀書啊,不妥不妥。那樣的話,誰來種地生產糧食啊。再說,那將會需要多少錢啊。就是朕把皇宮賣了,也沒那麼多錢財啊。”
“二哥,你還記得上次勸我接受封王的時候你跟我說的話嗎?你說整個官場基本都被名門望族把控著,甚至是教書先生都要投靠一個名門望族,你不想改變這個局面嗎?”李察沒有繼續解釋,而是轉移了一個話題。
“怎麼不想改變?朕做夢都想改變這個局面。這些年,朕本想透過科舉,為大唐選出一些人才來。人才是選出來了,可是,就算是從寒門學子裡面選出的人才,卻也總和那些名門望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讓朕在朝堂之上變得十分的被動。”李世民嘆了口氣說道。
“所以說,我們想要打破名門望族對人才的壟斷,就必須自己教出一批又一批的寒門子弟出來。所以我需要你拿出大量的錢來,支援寒門子弟讀書。話說回來,這錢你不出,有優秀的人才,豪門望族自然也會出這部分錢,到時候,他們真的有所學成,當官為政,心又怎麼會向著你?”李察接過話來說道。
“三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