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李佑拜師(第2/3 頁)
後代都能讀書識字了,那我們這些名門望族的後代還怎麼保持這種高人一等的優越感?這肯定不行。
還有什麼時候教書先生敢不經過我們名門望族的同意,就能自己免費去教泥腿子們的後代讀書了?這是要造反?教出那麼多讀書人來,去和我們這些名門望族的後代爭那些本來就不夠分的官位?
本少爺來長安城這麼久了,求了那麼多人,整天巴結自己那個當御史的遠房表舅,到現在都還沒有個正理八經的職位,越想這崔文遜心裡越不是個滋味。反正閒著也是閒著,今天非去會會這個不按常理出牌的教書先生不可。
於是,這崔文遜啪的一聲,合上了紙扇,用紙扇指著那鄉下老漢的額頭就問到:“嘿,那老頭,你說你們村子裡去了一個免費教人讀書識字的教書先生?你是哪個村子的?什麼時候的事?那教書先生叫什麼名字?說不定本少爺還認識呢。”
鄉下老漢一個這問話之人一副貴公子的打扮,還自稱少爺,哪敢怠慢,急忙起身回答:“回貴人,那教書先生自稱程老師。老漢也不知姓甚名誰,已經在我們村裡教課有兩個月了。我家孫子都認識好幾百個字了。那個什麼三字什麼經的,都能背誦一半了。”
鄉下老漢儘管在崔文遜這個富家公子前有些卑微,但回答到最後也是有些自豪感。
可這話聽到崔文遜耳朵裡就有點刺耳了。你一個鄉下泥腿子的後代,兩個月就能認識幾百個字了,那兩年後還有我們這些人什麼事啊?
再說,有人敢在村子裡的學堂免費教《三字經》?這人肯定沒死過。完全把他們這些大家族的話不放在眼裡啊。這麼狂的教書先生不去見識見識,今晚鐵定睡不著啊。
在崔文遜的判斷中,這位教書先生肯定不是大家族裡出來的。很簡單啊,大家族裡出來的讀書人對皇帝推行《三字經》和《弟子規》的啟蒙教育都在陰奉陽違。
他們還想著繼續把持著大唐的官場呢。宰相,尚書這些高位他們控制不了,但底層的官位他們必須牢牢的把握在手裡,讓皇帝離不開他們這些名門望族的支援。這也是他們這些名門望族不管怎麼改朝換代都能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
所以,對於皇帝推行啟蒙教育,這種挖他們跟腳所在的行為,他們怎麼可能盡力的去執行。
表面上他們確實聽了皇帝的話去推行這啟蒙教育了。自己家族的孩子,那絕對是盡心盡力。對於家族之外的人,對不起,沒有高額的費用,你進不了我們教三字經和弟子規的學堂。
我們教書先生也要吃飯啊。你沒有錢上什麼學堂,讀什麼書啊?還是回家種地去吧。就這一點再次堵住了寒門子弟讀書識字的道路。
對於這一點,我們的皇帝李世民也是知道的,但他也確實沒辦法。他現在還真離不開這些名門望族。只要啟蒙教育能普及下去就行了,不管你們這些名門望族怎麼做,只要啟蒙教育開始了,那就是一個時間的問題了。
讀書識字之人只會越來越多。而大唐的官位卻只有那麼多,所以到時候怎會有人去做一些事的。只要你們沒有一開始就把啟蒙繼續一棍子打死,那麼到最後輸得只能是你們。
言歸正傳,繼續說這楚文遜。
既然你這教書先生不是名門望族出身,卻還要這麼狂,敢和我們這些大家族對著幹,那麼不收拾你,我這個紈絝當的也太不合格了吧,讓別人知道還不笑話死我啊。
“嘿,那老頭,前面帶路,你說的那個程老師肯定是本少爺的同窗,已經很久不見了。你快帶本少爺去見見他。”崔文遜隨意找了個理由說道。
“可是這位貴人,我東西還沒賣完呢。就這麼回去,今天不是白來了嗎?”老漢低著頭回答到。顯然他不甘心就這麼白跑一趟。
話說哪個富家大少爺沒有幾個狗腿子,小跟班啊。這不,我們崔文遜的小跟班出場了:“老頭,哪那麼多廢話,只要你帶我們公子,見到了他的朋友,賞賜能少了你的嗎?不比你在這裡賣這些東西強得多?快點,前面帶路,這些破爛東西都扔了吧。”說話的同時,還不忘用腳踢著老漢賣的獵物。
此時崔文遜一邊搖著摺扇,一邊微笑著點了點頭,顯然對這個小跟班的表現很滿意。
老漢聽到這裡也知道,不管小跟班所說的賞賜有沒有,獵物自己今天肯定是賣不成了。這種貴公子,只要發話了,你不給他面子的話,後面發生什麼事情都有可能。吃虧的終將是自己。
老漢是一個很有名的獵手,經常來這長安城的集市上賣些獵物,補貼家用。這種貴公子欺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