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3章 論功行賞(第1/2 頁)
政和二年十二月初五!
舉國同慶已有數日,大赦天下的懿旨也發了出去,除了殺人叛逆等大罪之外,其餘一些偷盜搶劫,販賣私鹽這等罪過的囚犯皆被釋放。
原本曹太后還想著免稅一年的,可卻被朝臣們給阻止了,如今大戰剛過,一應撫卹重建的事務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還有財力來維持。
此番出動將近百萬的大軍,大戰進行了一年有餘,所耗費的千兩就是一個天數字,國庫已然見了底,再加上還有對一應功臣們的封賞,又是一大筆開銷,若是再減免賦稅的話,只怕連年朝廷連官員們的俸祿都要發不出去了!
這打仗打的就是一個綜合國力。
這天的大朝會,也是大肆封賞此番征戰功臣們的日子。
不過上朝嗎,第一件事兒自然是依照慣例參拜小皇帝和太皇太后了!
如今大周只有八歲的小皇帝還只是個小孩子,龍椅之後左右各有一道簾子,其後分別坐著元太后和太皇太后曹氏!
大周以左為尊,是以曹氏在左,元氏在右,而且太皇太后的椅子要比元氏的高出一截,以顯示二人之間地位的差別。
而且在朝政大事之中,一般元氏這個太后都是不說話的,說了算的可都是太皇太后,就連當初被大相公韓章用計騙走了的傳國玉璽也回到了太皇太后曹氏的手中。
如今太皇太后這四個字在大周就是天!
至於政和帝,誰會去在意一個八歲小兒說的話。
一番見禮之後,便是對有功之臣的封賞了。
此番大戰,既破了雄踞西北百餘年的西夏王朝,又為大周開疆拓土,收復了同樣被遼人佔據了數百年的燕雲十六州之地,還有作為中原農耕明和北方遊牧明劃分邊界的長城,皆乃是曠世之功,若是封賞的薄了,只怕會惹來大軍譁變。
宣旨的是太后身邊貼身的朱內官,別看這老傢伙六十來歲了,身子骨也不如年輕的小太監硬朗,可這聲音洪亮著呢。
捧著聖旨立於玉階之上,朗聲誦讀。
最先自然是一片花團錦簇的章,訴說此番潑天之功績,告慰大周先祖,歷代先帝。
隨即便是對有功之臣的封賞。
現任錦衣衛指揮使衛允帶兵有方,封為平西候,世襲罔替,賜丹書鐵券,加封柱國,特進榮祿大夫,同時賞黃金兩千兩,絹一千匹,良田一千畝,賜平西侯府一座,一應僕人管事無數,身兼陝西、甘肅兩路布政使,總覽境內政務,將衛允身上的錦衣衛指揮使擢升至正二品,授蟒袍玉帶!
現任錦衣衛同知袁紹屢立戰功,封為武定伯,同樣是世襲罔替,不過少了一樣丹書鐵券,加封護軍,賞賜黃金千兩,絹五百匹,良田五百畝,同樣賜下武定伯府一座,官職也提升到了從二品。
就連一向只負責後勤的丁健也被封了個江都伯,唯一區別就是少了個世襲罔替,三世而斬!也沒有被加封。
還有就是梁昊了,這一次梁昊也算是一步登天,雖說功勞不如袁紹,可也是個衝鋒陷陣的猛將,連出奇謀不說,還領著風字軍和十萬邊軍立下了赫赫戰功,同樣被授為護軍,加授鎮國將軍!除了沒有被封爵之外,其餘的上次皆與袁紹等同,就連被賜予的府邸也是緊挨著的!
其餘黑甲軍的一干將領盡皆官升兩級,空出來的位置則由黑甲軍自信擢升提拔,讓錦衣衛的清吏司先把名單和一應的功勞記錄造冊,統計出一個大概,然後遞交戶部,由朝廷頒發相應的金銀珠寶和相應的田地契約,再交由錦衣衛的清吏司統一發放。
英國公世子張千重倒是沒有被封爵,而是被授金吾將軍,領五軍都督府的左都督一職,加授上護軍,同時從邊境調回汴京坐鎮,賜黃金千兩,絹無白皮,良田五百畝。
而張千鈞則被授驃騎將軍,同樣被加封為護軍,領河北都指揮使,長城守備軍統帥,負責長城一代的防務,賞賜與張千重等同。
黑甲軍統領郭淅庭同樣功不可沒,可惜他加入的卻不是西北的戰場,否則的話定然也能掙個爵位回去,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只被授了個上輕車都尉,加授昭武將軍,被升到了正三品,黃金五百兩,良田百畝,汴京城中府邸一座!
還有顧廷燁,如今永安帝已去,朝廷百廢待興,正是用人的時候,在一眾大臣們的推舉之下,曹太后也很大度的把寧遠候的爵位還給了顧廷燁,不過也只是顧廷燁了,以前的那個顧家已經淪為叛逆,只要衛允還掌權一日,他們就絕沒有再崛起的可能。
而且曹太后還把澄園和寧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