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6章 君臣會面(上)(第2/2 頁)
期,便時常派遣使臣來我大周,學習我朝文化,若是此人當真心懷不軌的話,其心機城府,令人心驚!”
衛允又道:“遼國自遼興宗開始,便呈現衰敗之勢,國力亦大不如從前,遼興宗此人,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在位期間,多次發動與西夏的戰爭,空耗國力不說,又未取得多少戰果。
耶律洪基乃是戎馬出身,雖崇信佛教,仰慕我大周文化,繼位之後便止戈休武,與民休息,然其在政事之上的天資,卻遠遜於在軍事方面的才能。
耶律洪基不辨忠奸,寵信重用奸臣耶律重元,這才導致了數年前的重元之亂,遼國的國力進一步削弱,這幾年頹勢雖然暫緩,但卻並未得到遏止。微臣估計數年以來遼國與西夏止戈休戰,只怕便是因為此事!”
永安帝聽得一愣一愣的,說實話,知道今年四月之前,他還只是個小小的禹州團練使,成日便窩在禹州那一畝三分地之上,不是讀書寫字,怡兒弄孫,便是侍弄田地,伺候稻穀麥子,對於這些個國家大事,還真沒怎麼了解。
畢竟作為一個冷門的宗室子弟,趙宗全之前最大的心願,就是一家人安安穩穩,和和樂樂的過著他們自己的小日子,從未預想過,有朝一日他會離開禹州,來到汴京,繼承皇帝的位置,坐在那至高無上的九五之位上面。
可現如今,這麼不可思議的事情偏偏就發生了,原先的禹州團練使,芝麻綠豆大點的小武官,如今成了一國之君。
驟然之間的地位轉換,帶來的是巨大的落差,以前趙宗全眼中的世界只有一個小小的禹州,只有禹州城外莊子上面的幾百畝田地。
可現如今的趙宗全,眼中裝著的是整個大周,是整個天下。
數月來,趙宗全拼命的惡補各方面的知識,拼命的充實自己,雖說對於天下大勢已然掌握了部分,可也僅限於知曉罷了,還未來的細想,便是一連串的事情砸了下來。
先是西夏忽然興兵扣關,而後又是滿朝文武諫言讓太后垂簾聽政,永安帝趙宗全迫於無奈,只能親自去慈寧宮恭恭敬敬請曹太后入朝,並且還把剛剛入手,還沒來得及焐熱的玉璽交了出去。
永安帝如今頭正大著呢,若不是今日衛允忽然來覲見,他哪裡會想到什麼遼國,什麼耶律洪基。
如今驟然聽衛允這麼一分析,再一合計他自己所知道的那些訊息,兩者一對比,心中便生出一種果真如此的念頭,並且一發不可收拾。
“衛卿的意思是說,如今西夏與遼國兩國這些年來,互相之間屢次征伐,雙方之間互有勝負,國力皆有所損耗。
唯有大周,卻一直在側安枕,坐視兩國的爭鬥,從不出手相幫任何一方。
可真是因為如此,這些年來咱們大周承平,先帝又勵精圖治,滿朝諸公皆殫精竭慮,與民休息。
使得如今大周國力蒸蒸日上,較之西夏和遼國,已然呈現出領先之勢。
原本三足鼎立的局面很有可能會被打破,再加上如今先帝駕崩,朕又剛剛繼位,朝中諸事未定,朝局亦尚未完全恢復平穩,民間亦有流言四起。
值此大好良機,是以西夏與遼國便趁勢拋卻了先前的數十年的積怨,聯合起來,準備攜兩國之力,興兵討伐,削弱我大周國力,使天下再一次恢復到原來三足鼎立的局面。”
衛允有些震驚,自己不過是稍微提了一點,點撥了幾句,永安帝便將自己心中的猜測悉數說了出來,雖然這只是衛允和永安帝單方面的猜測,但可能性不低。
看著坐在桌案之後款款而談的永安帝,衛允忽然有些明白了,元祐帝當初為何會捨棄文武百官們都看好的兗王和邕王,還有那一大票血脈更加親近的宗室子弟,而選擇了趙宗全這麼一個頗受冷落的太宗血脈。
冷靜睿智,目光長遠,觀察入微,並且還具有不錯的大局觀,這樣的趙宗全,用來繼任皇帝是綽綽有餘了,就算不能做一個開疆拓土,收復失地的皇帝,但做一個守成之君已然足矣。
衛允抬眼看著永安帝,說道:“陛下所言正是,如今天下三分,我大周佔據了中原富庶之地。
西夏佔據西北,雄踞西域,雖疆域最小,但卻掌握著絲綢之路,
唯有遼國,幅員遼闊與我大周相差無幾,然若論繁華,卻遠不及大周,如今國力又日漸衰微,若再不做圖謀,長此以往,只怕是連西夏都會不如!”
永安帝面色凝重的點了點頭,沉聲說道:“朕知道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