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機械義肢的未來(第1/2 頁)
沒有人能想象二十多年下肢癱瘓的日子,卻可以透過賈平凹的作品感受那樂觀的精神和淡淡的悲傷。
眾人也被照片裡的一幕幕給感染,在婉轉悠長的音樂上,甚至有人留下了淚水。
接下來就是小白逐漸適應生活的影片,第一次下樓梯,第一次跑步,第一次打籃球,這些陌生的感覺對於小白來說是那麼的熟悉。
是啊,自從癱瘓開始,他每日每夜都在幻想著能夠像正常人一樣奔跑,跳躍,如今終於能夢想成真。
在這些表現中,機械義肢的表現都非常讓人滿意,甚至還有不少過人之處。
小白立定跳遠,從二十年前的兩米五,到毫不費力的三米五,一米的距離對於機械義肢來說輕輕鬆鬆。
跑步也是輕輕鬆鬆地突破了十秒的時間,在影片中成為了一個真正的銀色閃電俠。
機械義肢強大的緩衝和減震系統,更是讓他在球類運動如虎添翼,裝上機械義肢的他,人生變得豐富了起來。
三億觀眾都在看著這幾個影片,都被這義肢的效能給震撼到了,不少人回過神來,紛紛誇獎起林風和幾個名醫團隊。
機械義肢的發明,雖然影響不及智慧ar眼鏡一般深遠,但其挽救的數千萬人的人生,確是智慧ar眼鏡所辦不到的。
如果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還沒有決定,那麼它應該頒給這個團隊。
當然,機械義肢充分的靈活性和力量,還是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有人感嘆道:
“機械義肢一出,估計以後奧運會就成殘運會了,殘運會才是真正的奧運會。”
這調侃的玩笑似乎有點道理,畢竟一個普通人裝上機械義肢都輕輕鬆鬆地突破十秒的短跑極限,如果那些本身身體素質就好的人裝上,會不會突破9秒,甚至8秒?
也有一些人擔心,這些機械義肢會不會成為殺人的工具?如果不限制力量,那麼一拳就可以將人打死,聽起來就非常地恐怖。就像開車一樣,如果不熟悉操作,貿然駕駛,就很可能造成車毀人亡的結局,這機械義肢也是同理。
影片結束後,就是幾位殘疾人,應該說是為幸運者,開始在舞臺上表演,未來科技公司給他們排練了不少舞蹈,比如街舞。
裝上機械義肢的他們,手腳的靈活性反而沒有下降,反而有一定量的提升。你別看機械義肢是金屬做的,但是真正的比較一下,還是機械義肢輕得多,因為他不是實心的,而是鏤空的。
眾人行雲流水的舞蹈得到了眾人的掌聲,他們在這群人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激情。
“我相信,以後再也沒有殘疾人。”林風在舞臺上真摯地說道。臺下的人紛紛站起來,給予林風最大的掌聲,包括電視劇前,電腦前的人也一樣忍不住地鼓掌。
“讓我來介紹一下這款優秀的機械義肢是怎麼組成的。”
大螢幕上出現了這款義肢的結構圖,如果是戰神機甲的維修人員看到的話,一定會感到熟悉。因為機械義肢的結構就是模仿機甲的結構,不同的是,義肢因為內部空間較大,不像戰神機甲一樣中間必須塞個人下去,所以他能有足夠的安裝空間。
就像筆記本一樣,越大的筆記本往往散熱更好。比如說中間有足夠空間的機械腿部義肢,新增了一上一下的主槓桿,和中心的中型圓球,用以模仿人的膝蓋,使得義肢的行為更像人。因為之後的社會里,不排除可能會有歧視義肢人的存在,讓他們更像人,可以防止人類社會的分化。
體育場上的眾人都被機械義肢的解剖圖給吸引住了,金屬和橡膠的結合,使得機械義肢看起來機械感和美麗並存,再加上特意繪製的配色,讓它看起來更加有力量。
可能會有人疑問,林風這樣明目張膽地把結構列出來,就不怕他人模仿嗎?
林風當然不怕,先不說這些結構早已註冊了專利,而且這種機械義肢的結構其實也不難想到,核心的還是強神經連線技術,沒有這技術,再好的機械結構,也只能去造機器人了。
林風開始講到了機械義肢的續航問題,這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續航不行的話,無疑會給人很差的體驗,總不能走半天的路馬上在路邊休息吧。
“大家或許很疑惑,這個機械義肢,到底應該怎麼樣充電呢?”
“要知道,人一天消耗的能量是很多的,腿部的運動就佔據了部分。”
“我們不會拿個usb線,一邊充著電,一邊玩手吧。”
林風向大家賣了一個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