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99章 書信(第1/2 頁)
汴京學塾裡的規矩倒是和揚州差不多,旬日一休,若是有事兒,也可向莊學究告假,只要理由充分,莊學究無有不準的。
到了汴京,盛紘雖只是個五品的小官,在尚書檯裡頭當差,雖然比起在揚州時清閒了許多,可時間反倒是更少了。
時不時還要去參加早朝,雖然只是在大殿裡頭湊個人數,當個擺設,但卻不能缺席,除非是有特別要緊的事情,還得專程跑去吏部告假,得到吏部長官的批准才行。
雖然吏部的官員不會刻意刁難,但也沒有那個大臣日日請假的,畢竟日後若是還想在官場上混,便不能給人留下壞印象。
可也因此,盛紘對於家裡一眾孩子的學業和教導就不如以前那般注入諸多心力了。
尤其是如今王大娘子房裡還養著一個才幾個月大的幼子,盛紘便是再冷血無情,也沒法對自己的血脈做到視之不見。
盛紘現在兒子的只有兩個,一個長柏一個長楓,長柏十五,長楓十三,要是說起親近來,父子之間還真不比不上和兩個兒子和他們的生母。
如今王氏和林氏都已經沒法再替盛紘繁衍子嗣,延續血脈。
盛紘便只能在一種妾室小娘身上下功夫,可惜這麼多年辛勤耕耘下來,也只有一個衛氏肚皮稍稍爭了些氣,給盛紘生下一兒一女,其他的那些則連半個蛋也沒下過。
而且因著衛小娘剛剛離世,心裡頭知道箇中緣由,明面上卻裝著糊塗的盛紘,對衛小娘留下的這歌遺腹子也是滿懷愧疚。
尤其是每次看著小榕哥兒可愛稚嫩的臉龐時,盛紘的內心總會變得異常柔軟,湧出滿腔的疼愛。
因著小榕哥兒的緣故,盛紘待在葳蕤軒的次數也多了起來,王大娘子的心情自然大好,連帶著對小榕哥兒也好了起來,待遇提升了好幾個檔次。
原本打算準備把榕哥兒塞到姨娘院裡,挑個親信的小娘照顧的心思也頓時歇了,恨不得把榕哥兒綁在葳蕤軒裡頭。
眼見自家胞弟過的好,自己又有老太太疼愛,再加上徐章的陪伴開導,明蘭心底的悲痛和苦悶逐漸消散,臉上也漸漸重新露出了笑容。
讀書的同時,徐章也沒忘記往家裡寫信,告知父母自己在汴京的情況,問詢家裡的近況。
譬如徐文和淑蘭新婚燕爾,有沒有給自己添個侄兒侄女,沒有的話就抓緊些,有了的話立馬寫信告訴自己。
還不忘在信裡提醒徐文,好好跟著兩個老爺子練習武藝兵法,好早日參加武舉。
同時還不忘去信廬州,給顧二和新結識的許貞。
在信中替二人相互引薦,拜託顧二帶著許貞強身健體,增進體魄,拜託許貞指點顧讀書策論,詩詞歌賦。
廬州的回信比宥陽老家的來的更快,走的是漕幫的路子,漕幫的兄弟親自把信送到了甜水巷徐章的院子裡,交到了翠荷的手上。
徐章看到信的時候已經是晚上,而且還不止一封,除了給徐章的之外,還有給長柏的,給顧二的繼母秦大娘子和三弟顧廷煒的。
一事不煩二主,顧廷燁讓漕幫的兄弟帶話,叫徐章順帶把信送到寧遠侯府裡頭去。
顧二還在信裡頭說,很滿意徐章給他介紹的這個新朋友,雖然身板差了些,但文采卻極好,便是在白鹿洞書院裡頭也是數一數二的,被山長和一眾先生們寄予厚望,顧二得其指點,進境極快。
還說一定會好好督促許貞鍛體強身,保證下回徐章在見到許貞的時候,讓他大吃一驚。
許貞寫給徐章的回信也是大同小異,講述在白鹿洞書院的見聞,說一些身邊的發生的趣事。
信中提及顧二的篇幅並不多,但言語間卻透著讚賞,說顧二天資過人,記憶力超群,理解能力極強,不過短短數月時間,學業便突飛猛進,惹得山長和一眾先生不住誇讚。
··········
經歷過上次在江都城外芒稻河上被刺客襲殺一事之後,徐章就生出了警惕之心,正好如今漕幫有求與他,於是便在漕幫的改革之上多花了幾分心思,幫著大石頭和他們的叔父分析利弊,出謀劃策。
雖沒有將漕幫收歸己用,但大石頭一家和他們在漕幫之中的一眾親信兄弟卻早已被徐章的種種手段折服,恨不能替徐章牽馬墜蹬,粉身已報。
徐章也沒有料到,當初的一個無心之舉,竟然會導致這樣的結果。
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說的便是這樣吧。
慶幸的同時,徐章也對漕幫的事兒多上了幾分心,漕幫的勢力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