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鄉村蛻變(159)(第1/2 頁)
崔燦燦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她的眼睛裡總是閃爍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她生活在北方的一個小鄉村,這個鄉村在過去的二十年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二十年前,崔燦燦還是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女孩。那時的鄉村,道路是狹窄的土路,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崔燦燦記得,每次下雨後,她都要小心翼翼地踩著泥濘的小路去上學,一不小心就會滑倒,弄得渾身是泥。村裡的房屋大多是土房和瓦房,簡陋而破舊。崔燦燦家的房子也是土房,一到冬天,寒風就會從縫隙裡鑽進來,冷得讓人直打哆嗦。
那時候,鄉村的水電供應也不穩定。經常停水停電,給村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崔燦燦還記得,晚上做作業的時候,經常會突然停電,她只能點著蠟燭繼續學習。通訊也很落後,村裡很少有固定電話,手機更是罕見。崔燦燦想要和遠方的親戚聯絡,只能寫信或者等他們來村裡的時候才能見面。
在農業生產方面,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崔燦燦的父母每天都要早早地起床,去田裡勞作。播種、施肥、收割,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付出大量的體力。村裡的產業結構也很單一,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村民們的收入微薄,生活過得很艱苦。
教育和醫療條件也很差。村裡的學校只有幾間破舊的教室,教學設施簡陋,師資力量薄弱。崔燦燦的老師們大多是本地的民辦教師,教學水平有限。村裡的衛生室也很小,裝置簡陋,藥品不全。村民們生病了,只能去鎮上或者縣城的醫院看病,路途遙遠,費用也很高。
文化生活更是匱乏。村民們的業餘生活主要是看電視、打牌。村裡沒有文化廣場、農家書屋等文化設施。崔燦燦想要看書,只能去學校的圖書館借幾本舊書來看。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鄉村開始發生了變化。
首先是基礎設施的改善。水泥路修到了村裡的每一個角落,道路變得寬敞、平整。崔燦燦再也不用擔心下雨天會滑倒了。村裡還通了班車和貨車,村民們的出行更加方便了。水電供應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不再停水停電。通訊設施也越來越先進,4G、5G 網路覆蓋了整個鄉村,村民們都用上了智慧手機,可以隨時隨地與外界保持聯絡。
一天,崔燦燦走在新修的水泥路上,遇到了村裡的李大爺。李大爺滿臉笑容地說:“燦燦啊,這路修得可真好啊!以前去鎮上得走半天,現在坐車一會兒就到了。”崔燦燦笑著回應:“是啊,李大爺,現在方便多了。”
居住條件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村民建起了磚混結構的新房,有的還蓋起了二層小樓。崔燦燦家也在幾年前蓋了新房,寬敞明亮的房間,現代化的裝修,讓一家人的生活更加舒適。村裡還進行了環境整治,配備了垃圾桶、垃圾車等環衛設施,建立了垃圾集中處理機制。汙水排放系統也逐步完善,廁所也進行了改造,推廣使用水衝式廁所。鄉村的居住環境變得更加整潔、衛生。
崔燦燦經常和小夥伴們一起在村裡玩耍,遇到正在打掃衛生的王大媽。王大媽感慨地說:“現在村裡乾淨多了,看著就舒服。以前垃圾到處扔,味道難聞得很。”崔燦燦點頭說:“王大媽,大家都越來越愛護環境了。”
農業生產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業機械化得到了廣泛應用,播種機、收割機、拖拉機等農業機械在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崔燦燦的父母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辛苦地勞作了,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同時,農業科技也不斷進步,優良品種、新型肥料、農藥等得到推廣應用,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都有了顯著提高。村裡還發展了設施農業,種植反季節蔬菜、水果等,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有一次,崔燦燦去田裡找父母,碰到了正在操作收割機的張叔叔。張叔叔興奮地說:“燦燦,你看這機器多厲害,一會兒功夫就把這一片地收完了。以前得忙好幾天呢。”崔燦燦看著高效的收割機,也為村裡的變化感到高興。
產業結構也不斷最佳化。除了傳統的農業產業,農產品加工業、鄉村旅遊業、農村電商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村裡利用當地的特色農產品,發展了農產品加工企業,延長了農業產業鏈,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崔燦燦的叔叔就開了一家農產品加工廠,生意非常紅火。村裡還憑藉優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民俗文化等資源,開發了鄉村旅遊專案。每到節假日,就會有很多遊客前來觀光、休閒、度假。崔燦燦的同學家開了一家農家樂,收入也很不錯。還有一些村民透過發展農村電商,將農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