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今時不同往日(第2/2 頁)
大,要打敗遠在朝鮮的明國水師,我覺得可能性很大。這也就是說,要想消滅東江鎮,還是要靠倭國的水師。”
“第三,以朝鮮為誘餌,讓倭國和明國繼續交戰,則我們大清就能分擔很大一部分的壓力,經營好北方,只要糧草物資充足了,就可以再吞併蒙古部族,提升我們大清的實力!”
代善聽了,並沒有馬上就回答,而是緊皺著眉頭在想著。
對此,多爾袞也不催。因為他知道,只有他和代善達成共識,才好去說服其他親王。
而代善之前反對的理由,是覺得大清剛把朝鮮給經營了下來,正是收穫的時候,這個時候讓給倭國,太委屈大清了!
第二,倭國佔了朝鮮之後,要是不去和明國開戰,反而坐看明國和大清交戰,想坐收漁翁之利,那就是引狼入室!
可如今,隨著明國重建東江鎮,代善的兩個理由都不再成立。
這不,代善自己考慮之後,忽然嘆口氣說道:“形勢比人強,引入倭國,總好過我們大清獨自面對明國的兩面夾擊之勢!”
聽到代善這話,多爾袞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道:“我就知道,禮親王才是我大清最有大局觀的!”
代善聽了,無言一笑,帶著一絲自嘲,似乎並不以為然。
多爾袞見了,也是笑了笑,不過他的笑意中,更多的是無奈。
隨後,他問代善道:“孔有德之事,該如何處置?”
代善聽了,不答反問道:“你以為呢?”
多爾袞一聽,並沒有迴圈,而是臉上露出一絲怒意道:“抄家滅族,以儆效尤!”
說到這裡,他補充解釋道:“如果我們大清足夠強大,和明軍的交戰,一直是全勝的。那就可以和先皇一樣,以安撫為主。如此,方能吸引更多的漢人來降。”
說到這裡,多爾袞停了下,神情中似乎都是無奈,過了一會才說道:“可如今局勢有變,如果大清不能大勝幾場的話,人心不穩。這種情況下還懷之以柔,必然會導致更多的人背叛大清,因為他們就算被抓也不會付出代價,就等於是鼓勵他們這麼幹!”
之前的時候,因為不知道孔有德的具體訊息,因此一直是沒有處理的。
如今既然已經知道了,多爾袞就打算殺一儆百,至少孔有德的兒子女兒是要死的!
代善聽了,點點頭說道:“時也,勢也!你說得有道理,我是沒意見!”
他們兩人取得共識之後,就召開了擴大會議。豪格被踢去了海州,接替了濟爾哈朗,連同多鐸合計大清國的未來。
最終,在多爾袞的堅持,代善的配合下,取得了一致意見。
第一,濟爾哈朗領兵前往鴨綠江邊的新義州,駐守重兵防著明國東江鎮的騎軍,策應已經入朝鮮的英俄爾岱所部。
第二,多鐸負責繼續遷移大清人口,陸續往北轉移。
第三,代善代表大清,帶洪承疇出使倭國,協商兩國結盟之事。反正條件之類的,代善都知道,由他靈活把控。
不過,讓多爾袞沒有想到的是,他這邊正在忙著呢,忽然就收到北方快馬傳來的訊息,說北方索倫部族那邊,似乎出現了新的敵人,金髮碧眼似妖魔,擅長火槍,以人為食,是為羅剎人。
按照已經商量好的策略,北方將是大清未來的重點,基業之所在,那是絕不容有失的。
多爾袞考慮良久之後,召多鐸坐鎮盛京,他領著援軍趕往北方,去親自處理這個新的情況。
………………
與此同時,遠在大明京師,崇禎皇帝當然不知道此時遼東那邊發生的事情。
當然,對他來說,重點關心的,也不是那麼遠的遼東,而是關內。
如今已經是崇禎十七年的七月份了,根據馬士英的密奏,自從上次的事情之後,應天府和鎮江府已經清查整頓完畢,其他周邊州府,也都已經在推進中,成果非常顯著,收穫非常大。
清查出來的隱戶和糧田,已經讓崇禎皇帝看到了未來的賦稅能有多大的提高,這使得他的心情非常地不錯。
唯一有點遺憾的是,江南那邊如今已經是雨季,大雨連綿之下,整頓地方的進度就不甚如意。
甚至有些地方還發生了水災,光靠地方衙門不足以救災。馬士英已經下令,調集一部分軍隊協助地方救災。
這一點,崇禎皇帝還是贊同的,不過王德化的那份密奏,卻讓他有點為難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