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 罪不在孫卿(第2/2 頁)
楚,靠這麼一次失禮,根本不可能扳倒孫傳庭。最多是皇帝斥責一番,或者罰薪之類意思下。
他們正在想著時,崇禎皇帝來了,於是,連忙見禮,一個個都規規矩矩地,就等崇禎皇帝說事。
果然,崇禎皇帝在他們見禮完畢之後,便對他們說道:“如今孫卿剿賊,已到雲貴地區,遇到了一些麻煩事,諸卿有何想法?”
聽到這話,其他人還沒說話,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承恩便跨步出列,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奴婢以為,勝敗乃兵家常事,如今更是小敗而已,不足以在朝堂上專議,孫本兵自會調兵譴將,做好剿賊示意的!”
他非常相信,崇禎皇帝是絕對不會處罰孫傳庭的。為此,在其他人提出意見之前,他先定下一個調子,這些文官除非是想撕破臉,否則不會再為這個爭吵的。
果然他說完之後退下,文官這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誰也沒提什麼。
崇禎皇帝看他們不說,他便說道:“朕以為,孫卿剿賊之小敗,根源還在於朝廷沒有未雨綢繆,事先定下基調,此事,罪不在孫卿,而在朝廷,在朕!”
“……”文華殿內這些人,誰也沒想到,崇禎皇帝竟然會這麼說,一時之間都愣住了。
罪在皇帝?
回過神來,以首輔賀逢聖為首,全都跪下請罪。
之前的時候,崇禎皇帝下罪己詔,其實就是臣子慫恿的,一個個都是看戲的心態;但是如今,崇禎皇帝的威望已經越來越高,不是底下這些臣子可以玩弄於股掌,算是真正的那種皇帝了。
這種情況下,皇帝說自己有罪,底下這些臣子就受不了這個自責的:一個最正常的觀點,那就是你們這群臣子是幹什麼吃的?
同樣的事情,不同權勢的皇帝,就有不同的結果。
這個時候,崇禎皇帝要下罪己詔的話,信不信這些文華殿內的大臣,一個個都會拼死阻攔了!
這不,崇禎皇帝就看到了賀逢聖等人,一個個都是自稱有罪了!
聽他們這麼認罪,已經下過幾次罪己詔的崇禎皇帝,心中其實非常地感慨。
不過過去的已經過去,他也沒有再去追究的意思,畢竟當時的大臣,如今也不是眼前這些人。
就見崇禎皇帝掃視這些臣子,然後淡然地問道:“那卿等說說,何事未有未雨綢繆,事先定下基調,方有孫卿之敗?”
聽到這話,賀逢聖等人就傻眼了。對啊,何事?
崇禎皇帝為什麼會說這個話,到底朝堂上有什麼,能關係到這次的敗仗?
所有人都不說話,那首輔賀逢聖的壓力就大了。他一下子猜不出來,就索性奏道:“還請陛下明示!”
他這樣,倒也算是光棍。
崇禎皇帝其實也沒有追究他們的意思,便開口說道:“雲貴地區,包括蜀地,土司眾多。而土司和中原各地官府又有很大不同。如今剿賊入雲貴,土司之事,必然也是要提前考慮定調,諸卿以為如何?”
之前孫傳庭領著手下大軍,把流賊往雲貴趕去,朝堂上的人,自然都看出來了,這是驅狼吞虎之策,想著連土司一起收拾了。
此時聽崇禎皇帝這麼一說,他們當然就想起來,皇帝其實是指土司的問題。
這麼想著,賀逢聖便連忙奏道:“陛下所言極是,土司和中原這邊不同,或朝廷下令,讓土司協助剿賊,以明朝廷本義,非是朝廷要賊剿土司!”
“孫本兵想必是想著改土歸流之策!”吏部尚書左懋第也跟著奏道,“不過流賊未滅,天下未平,還是急切了一些!”
其他人聽了,便紛紛跟著表態,基本上就是附和他們兩個人的意思。
崇禎皇帝聽得有點不開心,這些臣子,竟然都沒法理解他的意思。
這麼想著,他便看了一眼王承恩。結果這一次,他發現王承恩並沒有心領神會,傻在那裡並沒有開口。
這會兒,崇禎皇帝算是明白了,還是劉偉超說得對,大明朝的改土歸流政策,一直都是土司死了沒有直系繼承人,才會行改土歸流之策。這個做法,把他這些臣子的思路都給限制死了。
這麼想著,他也就不再等這些臣子領悟了,直接便說道:“朕以為,如今該是到了改土歸流,真正解決土司問題的時候了!簡而言之,土司和流賊,都在這次要一併解決!”chaptere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