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1 白眼狼(第1/2 頁)
我和崇禎成了合夥人正文卷581白眼狼琉球王國正議大夫金應元、使者吉時逢、都通事鄭思善三名使者,按照番邦朝見禮節,向大明皇帝崇禎皇帝見禮。
當然了,這時候,不止是崇禎皇帝一個人在了,而是相關官員都在。比如內閣、禮部、鴻臚寺等等。
進獻貢品,按部就班的禮節一結束,金應元等三人早有商量過的,一起放聲大哭起來。
這種是有失御前禮儀了,不過正常來說,使者如此悲傷,作為宗主國這邊,自然是要過問下的。
金應元等人,等得就是這個問話,便連忙哭訴起來,說琉球王國多委屈,被倭國欺負。以前就算了,如今宗主國這麼強大,要請宗主國效仿當年救援朝鮮一樣,出兵琉球,驅逐倭寇。
他們的這些話,聽起來似乎都很有道理。
於是,所有人都看向崇禎皇帝,看皇帝是個什麼態度了。
事實上,大明朝其實是知道琉球那邊的情況。
早在倭國剛派兵攻佔了琉球王國的時候,大明這邊就收到了訊息。
當時的皇帝是萬曆皇帝,剛剛經歷了三大徵,國庫空虛。而琉球王國又是偏遠島國,大明如果勞師遠征的話,風險比起出徵朝鮮要大很多。
當然,最為關鍵的是,倭國離琉球王國更近,一旦兩國在琉球王國交戰,對於大明軍隊是很不利的。
人家倭國能很快派出增援,而大明朝這邊,壓根就不知道那邊的具體戰況。
另外,也怪琉球王國太弱,壓根就沒有抵抗倭國軍隊多久,很快就淪陷了。等到萬曆皇帝收到琉球王國的訊息時,同時也已經知道琉球王國的國王和大臣等等,都已經被倭國掠回國去了。
這種情況下,讓大明朝如何派兵?
不過大明朝作為宗主國,終究也還算是夠意思的。
萬曆皇帝給出了一道聖旨,直接敕諭尚寧,待其歸國國政安定後,將琉球與日本前後事情詳細報告,再行裁處。
言外之意,其實就是讓倭國把琉球王國給放回來。
這裡要提一點,倭國之所以派兵攻佔了琉球王國,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透過琉球王國和大明朝互市。因為倭國本身和大明朝是敵對關係,雙方沒法正常貿易的。
因此,倭國這邊收到萬曆皇帝的旨意後,最終不得不放了琉球國王回去,但是與此同時,也簽訂了讓琉球王國這邊喪權辱國的《掟十五條》,掌控琉球王國,準備利用琉球王國和大明朝貿易。
不過倭國的這個意圖,也被大明朝這邊識破,把琉球王國的朝貢期限改成了十年一次:倭國想從大明這邊賺錢,做夢!
而如今,大明朝確實已經強大了,甚至比起萬曆皇帝那會,都要強大了。藩屬國使者哭著喊著,要宗主國為他們做主,似乎不回應一下,也說不過去。
然而,崇禎皇帝經過劉偉超這邊給的資料,遠比這個時代任何人都要了解琉球王國那邊的情況。
因此,他並不為這些琉球使者的表現所動,只是冷聲說道:“你們可知,我大明朝花了大力氣救援朝鮮,驅逐了倭寇,結果朝鮮如何回報我大明麼?”
金應元等人聽了一愣,沒想到大明皇帝會問出這個問題,一時之間,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對於朝鮮的情況,他們也只是略有耳聞,卻不甚明瞭,不敢在大明皇帝面前亂說話。
崇禎皇帝看他們不答,也不用他們答,便直接說道:“他們最終卻認了大明叛逆建虜為主子,還派兵幫助建虜攻打朝廷軍隊。你們說,大明當這冤大頭,朕心中舒服麼?”
他的這個話,其實也有失公允。
畢竟朝鮮其實也是走投無路之後才認了滿清為宗主國,但是國內始終有親明派,也有向大明這邊通風報信。
但是,奈何原本的大明朝,自己實在不爭氣,才讓朝鮮一步步徹底淪為滿清的附庸。
當然了,朝鮮做出對不起大明的事情,那也是不爭的事實。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配合建虜,派出戰船攻佔了皮島,毀滅了東江鎮。
谷玶
金應元等人,自然不會明白箇中細節,一聽崇禎皇帝的話,便連忙回奏道:“我們琉球絕對不是朝鮮,一向對大明忠心耿耿,絕不做對不起大明的事情!”
“哦,是麼?”崇禎皇帝聽了,當即冷笑一聲問道,“那你倒是告訴朕,你們派人去江戶是幹什麼去的?還有,你們又是如何對待三司官鄭迵的啊?”
“……”金應元等人一聽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