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 三宣六慰(第1/2 頁)
我和崇禎成了合夥人正文卷618三宣六慰訊號塔的通訊方式,只有天氣合適的時候才能用,可以遠距離快速傳遞訊息。
東江鎮的通訊,一直是急於解決的一個問題。
因此,訊號塔的建設方面,在東江鎮方面就是重中之重。修建到登州之後,登州那有一連串的海島延伸向遼東半島。
就目前的建設進度來說,訊號塔已經修建到了廟島列島最北端的皇城島。因此只要鄭芝龍到達這裡,如果天氣好,就可以往京師傳遞訊息了。
崇禎皇帝一聽王承恩的稟告,便大概猜到了什麼事情,同時也好奇,鄭芝龍去了遼東建虜那邊一趟,能獲悉多少重要的訊息,便吩咐王承恩道:“準了!”
王承恩一聽,便立刻走回樓梯口,把旨意傳了下去。
訊號塔的傳遞訊息,只能儘量簡短,真有什麼重要的事情,還是要用另外的方式傳遞訊息或者直接當面稟告的。因為訊號塔的訊息傳遞,內容越多,出錯的可能就越高。一旦訊息傳錯,後果是很嚴重的。
此時,經過鄭芝龍的事情一打岔,崇禎皇帝也已經拍攝完影片,便帶著內閣成員一起返回紫禁城,在文華殿召開六部九卿的御前會議。
有感於之後的幾年,很可能會是一場三國大戰,崇禎皇帝便決定和群臣商討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情況以及計劃第二個五年計劃。
總得來說,第一個五年計劃,已經過去了三年,還有兩年的時間。之前定下的最主要目標,就是掃清流賊,至少關內太平。
如今看來,已經基本上做到了。當初肆虐的流賊,降得降,殺得殺,逃得逃,如今就只剩下李自成這股最大的流賊,逃在大明西南和當地土司勾結在一起,還沒有最後清剿掉。
在剿滅流賊這個最大目標之下,摟草打兔子,順帶著也要完成改土歸流,這是絕大部分人沒有想到的。
為了完成改土歸流,對土司領地的治理能有長治久安,朝廷這邊,又有大明皇家官學院的配合,大規模的官員培訓之後派往土司領地當官。
至於整頓地方,同樣是在剿滅流賊這個大目標下完成的。和這個配套的,就是朝廷俸祿的加薪,以及官紳優免的革新。
聽著首輔賀逢聖在報告著這一件件的大事,很多人都覺得有點匪夷所思。
正常情況下,只是要完成其中一件事情,都是非常難的。可如今,五年都還沒過去,眼看著這些事情就都已經完成了!
原來,朝廷上下一心做事情時,竟然能做出這麼多的事情!
和他們的認知不一樣的是,崇禎皇帝心中更清楚其中的原因。
不止是因為朝堂上沒有了黨爭,變成了他的一言堂。更因為在劉偉超的幫助下,科技進步的原因。
比如鋼鐵冶煉、軍工方面的進步,讓崇禎皇帝掌握了軍權,整編出效忠於皇權軍隊。
又有鐵路、水泥路等等修建,使得大明全國的物資以及軍隊排程都比以前更方便。
在保證了軍權的情況下,不管是把目標對準流賊還是建虜,又或者是地方官紳,崇禎皇帝的腰桿子都非常硬,能保證做事的效果。
不說別的,只是整頓地方一項,如果不是有強有力的軍隊來保證,只是靠地方官府的話,不要說五年了,就是十年,十五年都未必能整頓完成,效果更不可能會有這麼好。
當然,這個五年計劃之所以能實施地這麼理想,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能根據劉偉超的推薦,不拘一格提拔人才。在崇禎皇帝識人之明方面,有了開掛一樣的加成。
這兩個重要的原因,缺一個都不可能有這麼大的效果。
此時,聽賀逢聖彙報完了目前的進度之後,崇禎皇帝便對他們強調道:“宜將剩勇追窮寇,剩下兩年的目標,一定要各方面配合,把西南流賊和土司消滅掉。各衙門以此為目標,不得有任何怠慢。特別是官吏委派方面,更要加強。”
這個事情,他也不得不強調。
總有人認為,流賊已經被朝廷大軍壓迫在大明西南那窮鄉僻壤的地方,對於大明整體局勢來說,已經無關輕重,因此在重視程度上,明顯就沒有以前看重了。其中體現出來的一點,就是西南官員的選派方面,就有放鬆了。
之前的時候,崇禎皇帝親自監督,各項政策,都是強制官員要去西南任職的。
然而,西南任職畢竟是個苦差事,要是有可能的話,哪怕是有補貼,大部分官員也未必想去。只要朝廷上一鬆懈,那去西南的官員就能立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