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7 鬧大了(第2/2 頁)
果招供出這兩個伯爵的話,廠衛是絕對不會手軟,並且剛好來個殺雞駭猴。
於是,錦衣衛和東廠分別領著一隊南京守備麾下的軍卒,直接圍了南和伯方一元和東寧伯焦夢熊的府邸,就在他們兩人的眼前,把人給抓走了。
那些圍觀的人,一看廠衛竟然敢闖兩個伯爺府中抓人,頓時被震驚地不輕。
連這都敢抓,那其他人的府邸,就更是沒問題了!
南和伯方一元和東寧伯焦夢熊兩人被當面打臉,那也是氣急敗壞。加上他們擔心被抓走的家人,可能會在廠衛的嚴刑逼供之下說出什麼不該說的事情,頓時就急忙去魏國公拿主意,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對廠衛運動,便一下到了最激烈的階段。
南京城內的大大小小勳貴,全都聯合了起來,魏國公身體不好,就由魏國公世子徐文爵領頭,舉著太祖皇帝給他們頒發的丹書鐵券,浩浩蕩蕩地向欽差行轅,也就是廠衛所在地擁去。
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丹書鐵券這東西,那是從未見過的。因此,這個訊息立刻傳開,便引來了無數的人。
剛好,那些文人正閒的無事,鬧得有點無聊,立刻聞風而動,湊到了一起,讓這支隊伍變得更為壯大,往欽差行轅而去。
說起來,丹書鐵券從漢高祖劉邦時候就已經有了,經過歷代演變之後,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從律法上規範了“丹書鐵券”的頒授物件,僅限於立有軍功,被封為公、侯、伯的勳臣。
大明朝的這個丹書鐵券分為七等,其中公爵分為一等,侯爵分為二等,伯爵分為三等。
各等鐵券大小不一,最大的公爵一等鐵券高一尺,寬一尺六寸五分。其他各等鐵券大體是每等在高和寬兩方面都遞減五分。最小的伯爵二等鐵券高七寸,寬一尺二寸五分。
所有的鐵券都是一式兩件,一件授予獲賜者,另一件藏於內府。在需要查驗時,只要將它們放在一起,便可真偽立辨。
不過一是謀逆不宥,只宥其他死罪;二是免死的次數較少,子孫不免死。
以魏國公府上的丹書鐵券為首,徐文爵端著丹書鐵券,兩邊家丁護衛;其他公侯伯,也是類似,這場景,絕對是南京城內第一次。
沿途的路人,在紛紛讓路的同時,全都非常好奇地打量這傳說中的免死金牌。
不比官方,在民間的傳說中,這丹書鐵券那是完全神話了的。如今能親眼得見,絕對是要見一見的。
兩側商鋪酒樓上,人群也都紛紛擁到窗戶邊去看,全都議論紛紛。
“原來丹書鐵券竟然是這樣的,有點失望啊!”
“那你以為啊,真是金子做的?”
“這可是開國功臣,立下赫赫戰功的忠良才會有這丹書鐵券的啊!他們這樣,這廠衛算是天怒人怨了吧?”
“那可不,如今都不知道抓了多少人了!你們不知道吧,就上午的時候,廠衛可是直接闖進南和伯府和東寧伯府抓人,一點臉面都沒給,這下就把這些勳貴給激怒了!”
“對哦,好歹留點臉面吧,這樣做實在是把這些勳貴的臉面往地上踩,難怪了,哈哈……”
“……”
有一句話說得好,看熱鬧不嫌事大!
這勳貴帶頭,鬧得越大,圍觀的人就越多。
這麼大的動靜,馬士英這邊自然也第一時間收到風了,當即大驚,連忙派人去調兵。
結果,這軍隊還沒到呢,勳貴和文人的隊伍已經到欽差行轅,圍了個水洩不通。
好在行轅內還有護衛軍卒,刀槍出鞘,倒也沒有人敢硬闖。
勳貴們端著丹書鐵券,他們的狗腿子大聲吆喝,要廠衛、馬士英他們,在太祖皇帝賜下的丹書鐵券面前給一個交代。
那些文人便趁機跟著提出,要求馬士英圍曲阜孔家申冤,上書皇帝。
一時之間,欽差行轅外面,那是好不熱鬧!
正在這時候,南京守備李定國親自領著軍隊趕來了。
這麼大的事情,不親自來都不行。
對於這些鬧事的人,李定國出身流賊,自然是不可能有同情心,甚至是天然有恨意的。壓根不給客氣,槍兵列陣,向前推進,擋著死!
他的手下,那都是久經戰陣的,這氣勢就遠非南京城普通軍卒可比。任何面對這槍陣的人,那是從心底發寒氣,是真怕下一刻,這些帶著殺氣的軍卒會一槍捅過去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