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 又顯靈了!(第1/2 頁)
多爾袞聽了,並沒有馬上回答,反而問代善道:“范文程那邊怎麼說?”
聽到這話,代善倒也沒有堅持,回答多爾袞道:“他認為,我們大清目前不能和明國硬拼,最好的話,在和明國接近的區域,都實行堅壁清野,提高明軍試圖攻打我們大清的糧草物資壓力。”
頓了頓,他又接著介紹道:“還有,他認為我們大清應該多開墾北方的糧田,他說他去查過,北方那邊,其實也有適合大面積耕種的土地。多去那邊開墾土地,就不易受到明軍可能的進攻……”
多爾袞聽了,微微一點頭,范文程所說這些,和洪承疇所說戰術層面的主意差不多。
“對了,范文程還說,為了以防意外,他建議把漢軍八旗移駐北方,一來可以為大清去多抓一些索倫人,二來漢軍八旗更擅長耕種,能為大清多種一些糧食;三來嘛,他覺得明國打贏了兩仗之後,我們大清國內的一些漢人可能立場會不堅定,不能給他們這個機會。”
多爾袞聽了,又是微微點頭,范文程所說這一點,還是很直白的,也能看出,他對大清還真是忠心的。
“如果一旦真得和明軍再次發生戰事……”代善繼續轉述道,“不能打正面硬仗,而是派騎軍繞後侵襲,並且最好避開明國水師能機動的地區,以防寧遠之戰的悲劇再現……”
他在說著,多爾袞在聽著,只是偶爾插話問個事情,基本上還是很少說的。
一直到代善說完之後,多爾袞才算是有一個完整的印象。
沒等代善問話,多爾袞就開口說道:“洪承疇這邊所說,和范文程所說的有不少是相同的。他主要是分短期、中期和長期三個方面來說他的對策……”
這一次,輪到代善不說話,專心地聽著多爾袞在介紹洪承疇的對策。
多爾袞詳細說完之後,都已經天黑了。不過事關大清的未來,就算是掌燈了,也還在繼續議事。
只聽多爾袞懇切地對代善說道:“明國那邊的真實情況,我們兩個人是清楚的。如果明國皇帝真得對我們遼東動手的話,我們大清的未來如何,真得不好說。我聽洪承疇的這三策,都極為有道理。未雨綢繆之際,我覺得,至少有些事情該準備起來,你覺得呢?”
代善聽了,心中嘆了口氣,緩緩點頭說道:“父汗辛苦打下的基業,可不能斷送在我們手中。如今明國的情況有變,也不能為了過好日子就把人給過沒了。該撤撤,該退退,我是支援的!大不了回到以前,把盛京什麼的,丟給明國。只要人還在,終歸就還是有機會的!”
可以說,代善是跟隨他爹一起起兵打天下,窮日子、苦日子都過過。知道形勢嚴峻之下,他就比較拿得起、放得下。
聽到他的這個說法,多爾袞很是欣慰。代善沒有讓他失望,能以大局為重,很好。
然而,他還沒開口誇一下呢,就聽代善話鋒一轉道:“不過對於洪承疇的長期之策,我並不贊同。”
“哦?”多爾袞一聽,有點意外,連忙問道,“怎麼講?”
代善聽了,緩緩地說道:“第一,且不說如今的倭國是個什麼情況?我們是一無所知!第二,經過這麼多年,朝鮮好不容易已經成了我們的盤中餐,突然之間,這朝鮮的利益不要,反而要送給倭國。萬一倭國站穩了朝鮮之後,又謀劃遼東之地,而不是去吃更遠的中原,怎麼辦?”
一聽這話,多爾袞沉默了。
他確實不瞭解倭國,但是如果換成他是倭國的倭王的話,一旦在朝鮮站穩了腳跟,要真不一定會和大清聯合起來去攻打中原。因為那樣一來,風險很高,畢竟明國真得是龐然大物。圖謀遼東,逐步在大陸上站穩腳跟,這才是穩妥之舉。
換句話說,大清真要邀請倭國來的話,指不定會引狼入室!
雖然說,以大清的實力,並不會怎麼怕倭國。可真要出現那樣的情況,就還是得不償失的!
代善的疑慮,終歸也還是有些道理的。
他在想著,代善卻又繼續對他說道:“還有一點,明國要想攻打朝鮮,只有水陸兩途。如果走陸路,那必然要先攻打我大清。換句話就是說,朝鮮是在我大清的後方。”
頓了頓,他又繼續說道:“如果說明國攻打朝鮮要走水路。就明國如今這情況,我們也是知道的。明國已經沒有水師,這一次能透過海路運兵到寧遠抄了我們大清的後路,是明國徵調了他們能徵調到的所有的大小船隻。就那些船,徵調之後要還回去,就算不還,沿著海邊走走還可以,但是要想橫跨大海,卻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