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包頭空戰(第1/2 頁)
日本是一個融合了西方資本主義,試圖全面西化,又融合了本土神道教和武士道的軍國主義國家。
如果我們需要了解二戰時的日本,那麼你可以這麼理解:如果日本是一個人,那麼這個人靈魂核心是神道教,資本主義是他的外套,手裡拿著武士道做的刀,臉上還罩著一個西方面孔的面具。
對於日本的軍人而言,他們的靈魂裡只住著兩種東西,一,神道教;二,武士道。
我們來理解一下,這兩種東西是如何融合的!
日本武士道是日本封建社會中武士階層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它強調諸如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和克己等美德。武士道的教義與神道教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武士道在形成過程中受到了神道教的影響。神道教是日本的本土宗教,它強調對自然和祖先的崇拜,以及對天皇的神聖地位的尊崇。
武士道和神道教之間的關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 忠誠與尊崇天皇:神道教將天皇視為天照大神的後裔,而武士道強調對君主的絕對忠誠。這種忠誠在武士的行為準則中佔據核心地位,與神道教的天皇崇拜相呼應。
2. 尊重自然與祖先:神道教認為自然界中的萬物都有神靈存在,而武士道也強調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同時,兩者都注重對祖先的敬仰和紀念。
3. 名譽與榮譽:在武士道中,名譽和榮譽被視為至關重要的價值觀,這與神道教中對神靈的尊敬和崇拜有著內在聯絡。武士為了維護榮譽,甚至願意選擇死亡。
4. 集團利益與個人犧牲:神道教強調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這種思想也被武士道所吸收。武士道要求武士為了集體利益,甚至可以犧牲個人生命。
5. 道德規範與行為準則:武士道的道德規範在很大程度上是基於神道教的宗教信仰和教義。例如,武士道中的“義”和“勇”與神道教中的道德觀念相一致。
6. 宗教與武士的日常生活:武士的日常生活和訓練都深受神道教的影響,他們經常在神社進行祈禱和祭祀,以求得神靈的庇護和力量。
在歷史上,武士道和神道教的關係也隨著社會和政治環境的變化而發展。例如,在明治維新後,武士道的精神被用來支援天皇制度和國家的統一,而神道教則被提升為國教,以支援國家的現代化和中央集權。在這一時期,武士道和神道教都被用作加強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工具。
武士道和神道教之間的關係是相互影響和交織的,兩者共同塑造了日本軍人的鬼魂!
這種人,其實不再是人!
他們覺得自己是天皇的刀,是一種血腥而神聖的器物,所以他們殘忍好殺,他們自己都不把自己當人,他們也不覺得別人是人!
刀,如果被另一把刀磕碰了,那麼接下來,自然是反殺!
所以,日本陸軍航空兵對於包頭空戰的失敗,他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反殺!而且,是大力的抽刀,反殺!
他們也想思考,可武士的榮耀,帝國的榮耀,是後面的手,牢牢的握住他們靈魂的手,戰敗是絕對不可原諒的!
不論以後如何思考,日本華北軍部,日本華北陸航的第一反應,就是狠狠地殺回去!
於是,地面上日本關東軍兩個師團出發了!
於是,天空中六十架各種戰鬥機開始集結,撲向包頭!
祁連山師的三號偵察機,在1941年12月4日,下午三點,發現雷達裡大量的雜波訊號裡,有很多很多閃爍的小點,偵察機開始拼命爬升,爬上將近一萬米的高空,朝著這些雜波的方向飛行。
十五分鐘後,這架偵察機終於在高空,發現了下方正在飛來的日本戰鬥機機群。
兩名偵察機飛行員,立刻轉向,下降到六千米,以最快的速度返航,將敵情彙報給前線指揮部。
日本飛機也發現了這架偵察機,可他們的速度追不上,日本航空兵也向總部彙報了中國偵察機速度很快的情報。
另外一架,一號偵察機,也發現了從綏遠出發的一個日本師團。
他們在高空雲層的間隙中看到,日本軍隊在汽車和騾馬的配合下,如同一條黃色的長蟲,朝著包頭滾滾而來。
這時候,剛剛完成第三次空中輪換,仲文驄和十位空軍參謀在五原的空軍指揮所裡,飛速在計算著時間,他們連算盤都用上了。
最後,仲文驄對著通訊臺喊道,“所有返程的殲六,進行五分鐘超音速飛行,以最快的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