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杯酒釋兵權(第2/3 頁)
開始了。幹了門面杯,一笑:“李主任見笑了。柴某人從部隊退伍以後,就在村裡當了個村長。不對,那時候不叫村,叫生產大隊,那時候叫大隊長。那時候也不叫鄉鎮,叫人民公社。”
李二海發現,一談起過去的事,柴洪軍便興致勃勃,臉上也有了紅潤。
以前的幹部,實幹型的多,基本上都是踏踏實實的,不怕苦,不怕累,吃苦在前,享樂在後。
從基層提拔幹部,那時候是普遍現象。很多縣級領導,都有鄉村工作的經歷。
沒想到,柴洪軍開啟了話匣子,講了一套他從大隊幹到公社,從公社幹到縣裡的光榮歷史。
李二海做過功課,柴洪軍的事情,他都知道。但他沒有打斷,只是靜靜地聽著,偶爾抬杯敬一敬酒,繼續再聽。
心裡還是佩服柴洪軍那一代幹部的,他們穿戴整齊進機關,捲起褲子就下地,經常和群眾打成一片,解決問題在田頭。
這樣的幹部,你說有哪個不歡迎呢?
李二海心想,今天只請了柴洪軍一個人來,真是對了。不管怎麼樣,待會兒是要給他們這樣的人留點面子的,最後的面子。
好大一會兒,兩人一個說,一個聽,沒吃幾口菜,沒喝幾口酒。倒是像開了個故事會。
一個說得激情,一個聽得入神。
終於,柴洪軍發覺自己有點失態,話太多了。便主動抬杯和李二海喝想酒來。
這柴洪軍是個大酒量,人稱“柴不醉”。他在外邊喝酒,老婆經常打電話來叮囑:“老柴啊,你一定要注意少喝啊,千萬不要把別人喝多了,聽到了嗎?”
瞧瞧,不是怕自己老公喝多了,是怕老公把別人灌多了。
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其實這話一直是不對的。再怎麼知己,沒那個酒量,能幹多少?此話應該改成”酒逢對手千杯少“。
一看李二海跟自己總是平端,沒有少喝一杯,柴洪軍也是佩服。沒想到這個年輕人還能喝幾杯。
他仗著自己能喝,便主動跟李二海乾了起來。
一來二去,這酒便多了,二人,已經幹了四瓶。
”柴不醉“已經有點頭暈了,說話開始有點結巴。端酒杯的手,開始打晃。
正在這時,老婆的電話又來了:”喂,老柴,少喝點,別把人家喝醉了,聽到了嗎?“
”柴不醉“聽了呵呵一笑,結巴著說:”你……你放……你放心……我……我……啥時候……把……把人家……喝多了的?“
說完,就掛了電話。
他老婆覺得不對,今天這講話怎麼有泥有水的,不會是自己喝多了吧?但她對自己老公的酒量有著絕對的把握,認為他是在假裝醉酒,是在和自己開玩笑。便沒當回事。她哪裡知道,今天,她家的”柴不醉“遇到了對手,醉了。
李二海也在奇怪,自己到底能喝多少酒啊?60度的兩瓶酒下肚了,怎麼沒什麼感覺啊?臉也不紅,頭也不昏,神志清醒如常。
他,被他自己驚呆了。
但現在這個時機正好。
李二海再次端起酒杯敬柴洪軍:”柴廠長,在我面前,您是前輩。以後要跟您學的東西還多著呢。剛才聽了你一番故事,受益匪淺。真是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柴不醉“已經說話不清了:”哪裡,哪裡。“
李二海便接著說:”柴廠長,我也跟你講個故事吧。我有個親戚,在鄰縣,跟您一樣,也是從村幹一路走來的,也幹到了縣服裝廠廠長,整個經歷跟您的一模一樣。“
柴洪軍頭腦用勁動了一下:”跟我一模一樣?“
”去年,廠裡改革,我那親戚不想退下來,便百般阻撓。就連縣委縣政府領導找他談話都不管,一意孤行。最後紀委和檢察院共同拿下。“
”柴不醉“聽到這裡,大腦竟然一震:”抓起來了?“
李二海接著說:”後來一查,你知道他貪了多少嗎?30萬。你想想,在我們這種落後地區,貪了30萬是什麼概念嗎?“
”柴不醉“的酒醒了一小半。
”我這親戚膽大包天,竟然偷賣了廠裡的好多裝置,經過統計,一共賣了三百六十五套。有人開玩笑說他是一天賣一套,正好賣了一年。“
”柴不醉“大驚:”自己不正是賣了365套嗎?“
李二海接著說:“柴廠長,你看他膽子大不大啊?不僅如此,他還夥同財務,私分了廠裡6萬元呢。這些都被查了個水落石出。估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