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處理意見,然後交由皇帝審閱批准。所以即使皇帝 不幹活,國家也過得去。 朝廷陷入了全面癱瘓,這麼下去,眼看就要破產清盤,萬曆也急了, 下令要大臣們推舉內閣人選。 幾番周折後,于慎行、葉向高、李廷機三人成功入閣,班子總算又搭 起來了。
但這個內閣並沒有首輔,因為萬曆特意空出了這個位置,準備留給一 個熟人。 機密信件 這個人就是王錫爵,雖說已經告老還鄉,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之 前共背黑鍋的革命友誼,給萬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派出專人,去 請王錫爵重新出山,並同時請教他一個問題。 王錫爵不出山。 由於此前被人坑過一次,加上都七十四歲了,王錫爵拒絕了萬曆的下 水邀請,但畢竟是多年戰友,還教過人家,所以,他解答了萬曆的那個疑 問。 萬曆的問題是,言官太過兇悍,應該如何應付。 王錫爵的回答是,他們的奏疏你壓根兒別理(一概留中),就當是鳥叫 (禽鳥之音)! 我覺得,這句話十分中肯。 此外,他還針對當時的朝廷,說了許多意見和看法,為萬曆提供了借 鑑。 然後,他把這些內容寫成了密疏,派人送給萬曆。 這是一封極為機密的信件,其內容如果被曝光,後果難以預料。 所以王錫爵很小心,不敢找郵局,派自己家人攜帶這封密信,並反覆 囑託,讓他務必親手交到朝廷,絕不能流入任何人的手中,也算是吸取之 前申時行密疏走光的經驗。 但他做夢也沒想到,這一次,他的下場會比申時行還慘。 話說回來,這位送信的同志還是很敬業的,拿到信後立即出發,日夜 兼程趕路,一路平安,直到遇見了一個人。 當時他已經走到了淮安,準備停下來歇腳,卻聽說有個人也在這裡, 於是他便去拜訪了此人。當萬曆收到此信時,絕不會想到,在他之前,已經有很多人知道了信 件的內容,而其中之一,就是遠在無錫的普通老百姓顧憲成。
這件事可謂疑團密佈,大體說來,有幾個疑點: 送信人明知身負重任,為什麼還敢主動去拜會李三才,而李三才又為 何知道他隨身帶有密信,之後又要篡改密信呢? 這些問題,我可以回答。 送信人去找李三才,是因為李大人當年的老師,就是王錫爵。 非但如此,王錫爵還曾對人說,他最喜歡的學生,就是李三才。兩人 關係非常的好,所以這位送信人到了淮安,才會去找李大人吃飯。 作為鳳陽巡撫,李三才算是封疆大吏,而且他本身就是都察院的高階 官員,對朝廷的政治動向十分關心,皇帝為什麼找王錫爵,找王錫爵幹什 麼,他都一清二楚,唯一不清楚的,就是王錫爵的答覆。 最關鍵的問題來了,既然李三才是王錫爵的學生,還算他的親信,李 三才同志為什麼要背後一刀,痛下殺手呢? 因為在李三才的心中,有一個人,比王錫爵更加重要,為了這個人, 他可以出賣自己的老師。 萬曆二年(1574年),李三才考中了進士,經過初期培訓,他分到戶 部,當上了主事,幾年之後,另一個人考中進士,也來到了戶部當主事,這 個人叫顧憲成。 這之後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史書上沒有寫,我也不知道。但是 我驚奇地發現,顧憲成和李三才在戶部做主事的時候,他們的上司竟然叫 趙南星。 聯想到這幾位後來在朝廷裡呼風喚雨的情景,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那 些日子裡,他們談論的應該不僅僅是仁義道德、君子之交,暗室密謀之類 的把戲也沒少玩。 李三才雖然是東林黨,但道德水平明顯一般,他出賣王老師,只是因 為一個目的——利益。 而只要分析一下,就能發現,李三才塗改信件的真正動機。 當時的政治形勢看似明朗,實則複雜,新成立的這個三人內閣,可謂 兇險重重,殺機無限。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五章 東林崛起(5)
王錫爵走了,朝廷再也沒有能擔當首輔的人選,於是李廷機當上了首 輔,這位兄弟不負眾望,上任後不久就沒頂住罵,回家休養,誰叫也沒用, 基本算是罷工了。 而異類于慎行也不爭氣,剛上任一年就死了。就這樣,葉向高成為了 內閣的首輔,也是唯一的內閣大臣。 對手被剷除了,這是最好的結局。 必須說明的是,所謂李三才和顧憲成的勾結,並不是猜測,因為在史 料翻閱中,我找到了顧憲成的一篇文章。 在文章中,有這樣幾句話: “木偶蘭溪、四明、嬰兒山陰、新建而已,乃在遏婁江之出耳。” “人亦知福清之得以晏然安於其位者,全賴婁江之不果出……密揭傳自 漕撫也,豈非社稷第一功哉?” 我看過之後,頓感毛骨悚然。 這是兩句驚天動地的話,卻不太容易看懂,要看懂這句話,必須解開 幾個密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