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1 > 第11部分

第11部分(第3/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寶可夢之命運的邂逅買下飛科,成為LPL守護神!王者榮耀戰鬥記錄冊寶可夢之暴君統治女扮男裝,被高冷千金倒追開局擊殺尹志平剛穿越就要滅世是怎麼回事末世:雙皇廢土求生提示來自50年後,叫我怎麼輸?末日遊戲:喪屍竟是自己你把faker都打抑鬱了?NBA:最強3D,神級跑位!小寡婦翻身,受不了新還珠傳奇之風雲再起刀刀直播間鬥破蒼穹之星辰天命重生黛玉清仇錄第五人格:尋找感染源盜筆:被張麒麟暗戀?我是男的!殘夢遺傷

遼得到幽雲十六州後受益匪淺。

長城失天險

首先是長城以南農耕開始發達。

原來少數民族打不過中原王朝,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經濟不行。你遊牧經濟,那玩意兒沒譜,一場大雪災就能造成你舉族滅亡。那現在,我遊牧民族也會種地了,而且我在長城以南。過去修長城就是為了擋住這些少數民族,現在這些少數民族都在長城以南,長城天險盡失。騎兵從北京出發,騎著馬往南跑全是平原,就中間黃河擋了一下,別的無險可擋。宋遼的邊境在雄州、霸州,就是北京往南300裡而已,這個優勢對遼有重要作用,卻要了中原王朝的命了。

這樣一來,遼就面臨著很多新情況和新問題。

就是說我新擴充的這些地盤,我新增加的這些人口,怎麼進行管理。中原王朝的華夏民族有這麼一個認識—胡虜無百年之運。就是說咱們認為少數民族如果入主中原,他的統治不可能超過一百年。因為你一進入中原,你就勢必面臨著兩個選擇—漢化還是不漢化。漢化不漢化你都完蛋。

6 引狼入室 與狼共舞(2)

比如像匈奴、鮮卑、羯、氐、羌一入中原都漢化了。隋唐王朝都有這鮮卑的血統,鮮卑民族就沒有了。滿洲人實際上漢化了,還有幾個滿族人會說滿語,認得滿文的?要是不漢化你就會被打跑,那麼落後的經濟文化沒法統治這個人口眾多,經濟發達,文化發達的地方。統治不了,就只能被打跑。蒙古人不漢化,90多年回草原放羊去了。而無論漢化還是不漢化,過程都超不過一百年,無百年之運道理就在這。

但是,遼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你說“胡虜無百年之運”嘛,遼一共210年,而且換了9個皇帝,每個皇帝在位的時間都很長。五代53年卻換了14個皇帝,相比之下遼很生猛吧。

遼能這麼生猛,是因為一國兩制。他實行藩漢分治,設立南面官、北面官。南面官統治漢人和渤海人,北面官統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天龍八部》裡蕭峰就是南院大王。

遼的上京臨潢府,它已經被金人給毀掉了。但是因為在蒙古草原上,遺址儲存得非常好。在遺址裡明顯能看到上京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南部叫漢城,北部叫宮城。南部漢城的街道、房屋,有坊有市跟隋唐長安非常相似,看遺址就能看得出來,北部就是契丹人住的地方,除了宮殿什麼都沒有。那證明契丹人住的還是帳篷。你不能讓漢族人住帳篷,契丹人又不習慣住房子,最後的協調結果是不協調,漢族人還住房子,契丹人進城還搭帳篷。以國制待契丹,以漢制待漢人,一城兩制。

被海扁兩次

契丹建立之後,跟北宋接壤上了,難免就會在兩者之間產生矛盾。

宋太宗統一了中原和南方後為了奪取幽雲十六州,向遼進攻。公元979年高梁河激戰,宋軍大敗。[見圖5…31,p269]高梁河就是現在的北京紫竹院公園附近,10萬宋軍在這個地方同遼軍激戰。遼國名將南院大王耶律休哥率9000鐵騎把10萬宋軍打得全軍覆沒,太宗皇帝中兩箭,坐驢車逃回南方。馬可能都給打死了,才坐的驢車。太宗皇帝箭傷年年復發,最後就死於這個箭傷,其實他真正的死因可能是死於心病,高梁河一戰在他心裡埋下了永不磨滅的陰影,10萬宋軍被9000遼軍打得幾乎全軍覆沒,天天想著都來氣。[見圖5…32,p269] 那時候宋剛滅了北漢,挾滅北漢之餘威來攻遼,慘成這樣。四年以後遼景宗耶律賢病逝,遼聖宗耶律隆緒即位,年僅12歲,他的母親蕭綽就是蕭太后,開始執政。宋朝趁著人家主幼國疑,20萬大軍兵分三路二次伐遼,東路軍是主力,由平定五代十國時候的大將曹彬親自指揮,田重進出中路,潘美、楊業出西路,楊業就是後來評書《楊家將》裡說的楊老令公。 東路軍一出遭到遼軍主力的痛擊,南國名將南院大王耶律斜軫的4萬鐵騎把10萬宋軍又打得全軍覆沒,曹彬帶了幾十人逃離戰場。中路軍田重進嚇得就沒敢出去,東路軍的主力都覆沒了,我去不是作死。所以田重進可能在邊境上掃蕩了一番,砍了契丹老百姓的腦袋,提著回去冒功。說我沒碰到契丹主力,只碰到小部隊了,所以殺了點,我回來了。殺良冒功。 西路軍這邊潘美、楊業他們出去之後,幽雲十六州佔了山西四個州,應該說是大捷。但遼軍主力是騎兵,等東邊的戰場一平定就迅速回師西線,然後西路軍的補給跟不上,潘美只能後撤,楊業就打掩護。最後西路軍可能逃了一部分,楊家將全軍覆沒,楊業兵敗被俘,關在昊天塔,絕食殉國而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愛我一定要挺我給反派當妹妹做反派不如碰瓷都市:下山要債,竟要到個老婆盛寵狂妃雙面偶像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