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4 頁)
拉到300m距離上的話,對我們戰車的裝甲而言……不會很危險嗎?”
“危險?”少女輕蔑的笑了笑,然後向著優子問道:“你是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
“額……就是wot啦,你上次玩的那個遊戲,我之後也去玩了玩呢。”
少女繼續盯著優子的眼睛,輕輕地歪了歪自己的腦袋。“然後呢?”
“我用克倫威爾的時候想在300m內打穿五八式的裝甲很容易誒!”
“呵呵~”少女直接笑了起來。“放心吧,現實的克倫威爾可沒有那門能在50m穿透145mm裝甲的75mmvickershv呢。區區一門對我們的戰車幾乎沒有任何威脅,那玩意想在零距離打穿我們戰車的裝甲都難。”
“真的嗎?”優子好像有點不相信一樣,大聲的說道:“可是我在克倫威爾過渡期時使用的想要打穿t-34系列的戰車十分容易啊!”
等等,真的會有人拿那玩意去做克倫威爾過渡炮嗎?少女不禁流下了一滴冷汗,放著能打穿虎式的6-pdr不用用什麼打iv號都難的oqf75啊……
無力吐槽的少女只好再次嘆了一口氣,無奈的為優子科普了起來。
“因為是遊戲啊,那玩意在遊戲中的零距離穿深也不過91mm,而t-34的首上為45mm/30°,光看三角函式厚度就有90mm了,怎麼可能隨便穿啊……”
優子瞬間沉默了,不過沒過多久優子的眼睛便再次亮了起來。
“對了,羽醬,不是還有那個叫轉……轉什麼的效應來著嗎?”
“轉正效應……”
“嗯嗯嗯,再算上轉正的話我們的戰車不就很危險了?”
“轉正你個大頭鬼啊……”少女伸出一隻手扶住了自己的額頭,然後無奈的說道:“你當戰車道是遊戲啊,管你什麼炮彈直接標個5°轉正?雖然都是競賽專案但是戰車道怎麼說的嚴謹很多啊。二戰的炮彈不轉負就已經感謝上帝了,你還想要轉正?”
少女的話自然不是瞎編的,根據各國自己的測試,炮彈在攻擊傾斜裝甲時,穿深是普遍低於三角函式計算後的值(美帝t33這種奇葩彈就不要說了!)。也就是說,傾斜裝甲在二戰簡直就是提升戰車防護的神器,少女的t-34/85首上等效防護甚至還不止90mmrha,真不知道wg是怎麼弄出來這個逗比的5°轉正的。
於是wot中的t-34就這麼變成了大脆皮,哪像隔壁wt中的那麼舒服,只有炮塔正面才能打得穿(不包括t-34/85)
“還有啊,wot裡的資料別亂信。”
“誒?不能信嗎,這個遊戲宣傳的時候不是說‘我們的遊戲很歷史’嗎?”
“是啊,比如說各個炮的穿深資料都是沒什麼問題的,只不過……”少女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大聲的說道:“不要從四處亂找資料隨便拼湊啊!”
“誒?”
“wot裡炮的穿深資料不是同一都是由哪一個國家測試的,有蘇聯的,有美國的,還有英國的。”
“而不同國家的測試標準不同,採用的靶板也不同,導致測試的結果相差很大。其中蘇聯的標準最嚴格,要求為80%穿透率+至少有一半彈體穿透。舉個例子,一塊靶板,打10炮,有8炮擊穿,而且彈頭要能完全射入車體,才能叫這麼炮有能力擊穿這個厚度的裝甲。而德國人的要求就低很多了,只需彈頭全部穿過,穿透率50%,便能夠算作擊穿了。當然,最扯淡的是美國,只要能透光就算擊穿了。”
“比如說蘇聯人測試d-25t的br-471在100m上只能打穿167mm的裝甲,而美國人卻能夠打出201mm的資料來,而遊戲中卻給了一個50m處175mm穿深的資料,能沒問題嗎……”
其實少女最想吐槽的是8。
l/71這門炮,這玩意蘇聯人也就打了個100m距離上168mm穿深的結果。而在美國的帕拉丁卻能夠打出天頂星的232mm來,apcr穿深更是達到了驚人的304mm,這個差距也太大了吧……
雖然其中靶板的質量也有很大的關係,蘇聯人測試的靶板硬度高達2400k,但是……蘇聯你坦克上的8c裝甲鋼硬度也才2000k啊!德國人的靶板存在著隨著厚度的增加k值會下降的問題,而美國帕拉丁的靶板比較質軟也是很令人無語。
“嗯嗯嗯……原來是這樣啊。”滿眼放光的優子用力點了點頭。“羽醬你懂的還真多呢,咱雖然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