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豹子是怎麼認識的。”
“呵呵,說起這個,豹子還算是我的救命恩人呢。”
“哦,是怎麼回事?”我來了興趣。
老林嘆了一口氣,“你想聽?”
“嗯。”我點點頭。
“好吧,閒著也是閒著,我就給你講講我過去的事情。”老林又續上了一根香菸,問,“長青,你怎麼看這秦嶺?”
“秦嶺……”我想了一下道,“秦嶺是橫貫中國中部東西走向的山脈,亦是中國南北的分界線,植被豐富茂盛……”
“那都是書上的說法。”老林打斷我道,“長青,你記著,有些東西是永遠不會寫在書上的。”
我好奇地看著他。
“秦嶺這種深山老林裡,啥邪乎玩意兒都有,墳包裡的毒蜂子、追著人咬的野雞脖子、鋪天蓋地的瘴氣、幾天幾夜也散不開的迷霧、看不見的大煙泡子。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裡是整個中國的龍脈!從古到今,從商周數下來,有好多帝王的陵墓都秘密地修建在這裡。”
我驚訝道:“商朝當時的勢力範圍已經擴充套件到了秦嶺?”
“商朝國都雖然在河南一帶變動,但勢力範圍卻伸展到了西歧。西歧就是指的秦嶺腹地。春秋時的秦穆公死了以後,墓地就選在了這裡。你知道秦穆公嗎?”
我點頭道:“知道,他是春秋五霸之一。”
“對,沒錯!就是他!”老林的一隻獨眼忽然在夜色裡閃爍出了明亮的色彩,“史書上說,秦穆公曾建造天台,秘供龍紋玉玦以鎮日月。你想想,什麼玉玦才能有資格‘以鎮日月’?那得是什麼寶貝。傳說中,那塊玉玦不是人間造出來的,而是天上掉下來的。秦穆公死了以後,那塊傳說中的龍紋玉玦就成了他的陪葬品。長青,你知道如果能挖到這個東西,能值多少錢嗎?”
“難道,你……”我不敢置信地看著他。
“沒錯。”老林轉過頭看著我,“我的左眼,就是為了它而瞎的。”
第十篇筆記 老林的故事
老林是湖南長沙人,出身於風水世家,祖上有過“不過五”這般厲害的風水先生,甚至想逆天而行,化身成龍,卻終究人算不如天算,功虧一簣。隨著時局動盪,中國社會幾度反覆,待家業傳到老林這一輩時,早已中落,就連祖上那點分金斷穴的本領,也只是剩得十之一二。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老林仗著這十之一二的風水秘術,也足以讓人側目。現代社會流行火葬,看風水定吉穴這套本事是英雄無用武之地,成了屠龍之術,老林乾脆反其道而行之,用自己的風水本領幹起了盜墓的行當。
“老林”這綽號不是他老了以後才叫起來的,在他年輕的時候,就被道上的稱呼為“老林”了。但凡加個“老”字,這意味就不一樣了。老林算是中年得志,有硬本領傍身,從他第一票開始就幹得風生水起。他去廣西盜過越王墓,進四川盜過獻忠墓,去中原挖過河南王,上東北翻過長白山,一路幹下來都是大手筆,除了打出了響噹噹的名聲外,也籠絡了幾位一心一意的道上兄弟。其中有一個叫“鐵蟋蟀”,還有一個叫“二和尚”,三個人還插香盟誓,拜了把兄弟。
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鐵蟋蟀和二和尚也是精於盜墓行當的好手。尤其是鐵蟋蟀,個子不高,但腦子和身手一樣靈活矯健,並且喜歡爭勇鬥狠,道上的人都怕他,給他名字前面加了個“鐵”字。二和尚跟他卻相反,這人體格粗大,性格憨厚耿直,是個能靠得住的人。因為是個光頭,家裡又排行老二,所以被人叫作二和尚。三人中老林年齡稍長,便把二人當作弟弟看待。這三個人聯手做了好幾票大的買賣,可謂是黃金組合。
鐵蟋蟀腦子靈活,向來善於出謀劃策。其實盜墓這行當,你看著挖出來這寶貝那寶貝了,實際上土夫子根本掙不了幾個錢,這大錢都被二道販子和拍賣商掙去了。不是有那麼一句詩嗎,“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一件東西倒幾道手,洗白了,在拍賣會上能賣出幾十萬甚或幾百萬,但土夫子剛挖出來賣給收貨商的時候,可能只有幾千塊錢。沒辦法,這種東西不能長久地留在手裡,都是燙手的山芋。想掙大錢,除非你能搞到一件不世出的寶貝,讓人看見就兩眼發光的,這樣的貨你開多少價錢都有人收。
那天三個人湊在一起,就談起了這個事。鐵蟋蟀說:“要說真正的寶貝,我還真知道一個。”
老林和二和尚知道他素來心思挺多的,便催促他快說。
鐵蟋蟀道:“你們知道和氏璧吧?就是‘完璧歸趙’故事裡的那塊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