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大羅道果(第1/2 頁)
大羅者,大為廣,羅為網,大羅無量,包容諸有。
天高三十有六,其最高便為大羅天。
證得大羅道果,與天同壽,己身映照無量時間,無量空間,於己而言,無有過去,無有未來,一證永證,一成永成。
只有證得大羅道果之人,才真正當得起”得道“二字。
可行走混沌無損,遊離時光長河不墜,自身,就是道。
不周山半山腰的一處所在,先天大陣籠罩之下。
兩道青衣相背而坐,氣機相連,道韻流轉,生生不息。
絲絲縷縷混沌氣息繚繞,一株純淨無暇的青色蓮花擎天而立,蓮開並蒂,道韻瀰漫,搖曳間虛空震盪,萬千法則垂落,生滅迴圈,大道顯形。
一條介於虛實之間的河流無聲無息地在此浮現而出,橫無際涯,不知起始,不見終末,浩蕩大勢,奔湧不息。
青玄兩人身上的氣息正在快速變化,變得宏大,有大羅萬千之相。
直到某一刻。兩人同時睜開了眼,站起身來,邁步間便已立身那顯化而出的時光長河之上。
這一刻,兩人的大道同時顯化而出,既彼此交匯,又相互獨立,向著時光長河的上游回溯,向著時光長河的下游蔓延。
一者好似虛無一般,將一切玄妙收斂,萬道歸一,反演混沌,迴歸本質,似虛似實,隱於下方。
另一者卻衍盡玄妙,幻化無窮,以一生萬千,造化無盡,恍若創世。
二者互相映照,成就彼此,隱約間化生出一條更加磅礴浩大的道途鋪展開來,將一切都囊括其中,形成衍化的閉環,流轉不休。
一朵朵青蓮在時光長河中鋪展開來,瞬息間遍佈了整個時光長河。
無窮盡的可能性在其中衍化,盡皆歸於大道之中。
頂上三花綻,胸中五氣成,大道羅永珍,道果映照時光長河,大羅得證。
大羅的力量已經足以攪動時光,引發時空動盪。
屆時,凡是得證大羅者皆會心生感應,感受到時光長河的異動。
但青玄兩人身在不周山證得大羅道果,不周山鎮壓洪荒時空,硬生生將一切的動盪鎮壓,時光長河卻是連一絲漣漪也未曾泛起。
而那大羅證道的氣機,也被不周山的盤古威壓掩蓋了個七七八八。
正值此際三族戰起,天地動盪,天機混沌,大道混亂,加上鴻鈞出手遮掩,卻是並未有其他大羅者發現天地間出現了兩尊新晉的大羅存在。
時光長河消散,無盡異象斂去,青玄輕舒口氣。
道成了!今天開始,他青玄也是大羅存在了。
晉入大羅,頓時看這天地都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身在太乙之境時,只感覺能夠逐漸掌控自身的一切。
而晉入大羅,便有一種可以掌持天地的感覺。
似乎天地間的一切盡在掌握,念之所及,無所不能。
當然,這是錯覺。
洪荒天地乃是盤古道果化生,其底層的根本意志,那是盤古的意志。
在其道內,自是無所不能。
但欲逆盤古大道行事,那就等著大道制裁吧。
更何況洪荒天地有著盤古道果鎮壓,更有其他大羅乃至更高的存在,談何無所不能?
青玄很快收斂心神,此際的洪荒,他離百無禁忌可是差得遠。
而且他這新晉大羅,在其他老牌大羅存在面前根本不夠看。
真正踏入這個境界,方知大羅真意。
大羅境界就像是看不見彼岸的汪洋,竟是絲毫感應不到下一個境界的門檻在何處。
而大羅與大羅之間的差距,也變得宛若天塹,根本不能一概而論,哪怕是身處同一個境界亦是如此。
大羅道行的積累,大道領悟的高度,道途囊括的寬度,都有著極大的區別。
有人走羊腸小徑,欲一徑通幽,有人鑄通天坦途,囊括萬千。
不用說,不管是青玄的道,還是青蓮的道,都屬後者,當得起包羅永珍的形容,他們的大道之廣闊毋庸置疑。
因為他們都是循著某一種法則力量前行,而是萬千大道同修,雖然修的方式不同。
以一種法則力量為主來構築起來的道途,其寬度終究有其極限。
大道囊括越大,意味著其大道對這個天地的干涉面越廣,同等高度之下力量自是越強,與具體擅長某種法則反倒關係不大。
同樣的,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