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青丘論道(第2/2 頁)
是讓青玄二人收穫不小。
囚牛的修為已經是太乙金仙之境圓滿,在探尋自身的大羅之路了。
而囚牛還不是龍九子之中修為最高的,老二睚眥要更勝一籌。
太乙之境,又稱泰一,太一等,修的是自身的“一”,在這個境界,自身的大道趨於圓滿,將自身的一切都收束,承載於自身大道之上。
可以說這個境界修的是自我、真我、唯我,已經有了一些掌控自身因果命運的能力,收束無數的可能性,成就唯一的自我。
這個洪荒的修行與青玄前世所看的那些小說卻是有著不小的差別的,他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修行法則力量,金仙便是止境,不走出自身的道途,難入太乙之境。
法則與大道是完全不同的,單一的法則便只是法則,成就不了大道,世間少有單獨法則成就的大道。
說到底,洪荒天地的大道法則本就是相互聯絡的一個整體,而非單獨存在,沒有獨立一說。
大道無高下,也沒有所謂的強弱之分,只有擅長領域的不同而已,在這一點桑青玄曾經就被青蓮嘲笑過。
大道的強弱,只看走這條大道的人而已。
決定大道威能的,只有兩個方面。
一者為自身大道的廣度,一條大道涵蓋面越廣,意味著其對這個天地的干涉能力越強,力量自然也就越強。
從這方面來解釋的話,所謂空間為王、時間為皇便有了些許道理在。
因為這二者所涵蓋的大道法則無疑是極廣的,空間涵蓋了一個層面的所有,不只是空間本身,而是被包含在空間之中的一切,所以才強大。
而時間大道,則是在縱向上囊括古今,涵蓋面更廣,力量不侷限於一個維度。
也是因為其涵蓋面廣,修行難度也越大,因為所想需要感悟的法則也越多。
不僅如此,還要把這繁多的法則真正融會貫通在自身大道之中,方才可真正稱道,又有幾人可做到?
相對來說走更窄的道路也不失為一種選擇,因為大道的強弱第二個影響因素,就是大道感悟的高度。
這一點無需過多解釋,自是大道感悟越是深刻通透,對天地的干涉層面越深,大道依舊越強。
所謂三千大道,三千不是實數,而是泛指道途之多罷了。
鴻鈞曾與他們言,所謂的三千大道稱呼並不準確,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三千道途,這只是通往大道的不同路徑而已,並非道的盡頭。
道途的盡頭是唯一的,其名便是大道,再無其他。
是以,當一條道路走到盡頭,自能一法通而萬法通,一道成,而萬道生。
是將自身大道鋪展得更廣闊前行,還是專心於一條羊腸小徑通終極,全看個人的選擇。
道途非越廣闊越好,若是資質與機緣不夠,反倒為道途所累。
志大才疏,亦或是心高命薄,終究難以走遠。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強求不得。
三人各自演繹自身的大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洪荒的大能們喜好論道,並不是因為自身閒得慌。
一時間此地道音陣陣,虛空生蓮,無盡異象顯化,千絲萬縷的法則垂落,演化無窮奧妙。
洪荒不記年,千年時光彈指即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