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人皇隱世(第1/2 頁)
塵世百年,洞天一剎。
於大能修行者而言,百載光陰亦不過彈指之間。
蜉蝣朝生暮死,凡俗之人,相較於仙神而言,一生之短暫何異於蜉蝣。
新舊的更替,帶來的是與之相對應的快速發展變化。
連延續了無盡歲月的人皇殿,也淡出了人族的記憶。
不再是人皇的禪讓退隱,直至禹退位之時,整個人皇殿也一併隨之退隱了。
人域在歷經禹的集權統合之後,在禹之子啟手上,進一步的集權,人族建國,以夏為號,大邑為都。
禹的威望太高,在其統御人族期間,別說出現能夠與之威望相提並論者,連不被其光芒掩蓋的出眾者都難有。
及至其退隱之時,也沒有可以完全服眾的人皇之位繼任者出現。
哪怕是曾經跟隨禹治水的大臣伯益等,也在禹的光芒下黯然失色。
有鑑於此,禹並未直接指定人皇繼任的人選,讓有能者居之。
在這樣的情況下,最後卻是禹的兒子啟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在這其中,禹自身雖不曾干預,但他的影響力是否有影響,不需要懷疑。
但這樣的情況無從避免,就算是禹想要消除自身的影響也根本做不到。
反倒是有曾經的人皇出面制止了禹的干預,讓啟就此上位。
幾位人皇皆認為,這已經是人族發展變化的一個節點了,順應變化,方為人族的道路。
歷任人皇為何會退隱,讓新人皇繼位?又為何會任由乃至是推動仙凡的分別?
因為在他們看來,人族的主體,早已不再是他們這些修道之人,凡人才是如今人族的主體。
能夠踏上修行之路的人,不及人族之萬一。
執著於修行者的統治,人族與其他族群並無區別。
而且由少數群體統治著絕大多數,並不利於人族的發展,會讓人族如一灘死水。
修士高高在上,凡人匍匐膜拜,修士與凡人,似乎已然成為了兩個不同的族群。
欺壓人族的不再是外部的威脅,而是人族內部的分化。
是以,在諸位人皇的一致決定下,人皇殿,就此隱退不出,不問凡塵之事,任由新的凡人秩序構建。
而他們這些過往的人皇,只存在於修行界,人族內部事務,再不過多幹涉。
人皇殿成為了歷史,人皇的稱號也只留存於傳說,人族,進入了新的時代,一個以修士越來越遠離俗世的時代。
這個時候的楊天佑與楊蛟父子二人,已在人皇殿待了上百年。
兩人修行資質還算不錯,修行小有所成,面容不見太多蒼老。
不過楊天佑的目光之中卻是帶著掩蓋不住的滄桑之意,這麼多年下來,有心無力的煎熬便是其最大的痛苦。
人皇殿隱遁之後,他們也未曾離開,而是追隨在禹身邊。
因為禹告訴他們,楊戩拜入了聖人大教闡教,為如今玉虛宮弟子。
同時,禹還稍微與之透露了一些資訊,比如楊戩非同一般的氣運,以及這氣運牽連的些許因果。
聖人大教的氣運因果,天庭的氣運因果,以及,人族的氣運因果。
這既是楊戩的造化所在,也是其必須要面對的考驗。
若能真得三方氣運大勢於一身,自是無上的機緣。
禹的話說得這般明白,楊天佑不是傻子,他如何會聽不明白?
禹這就是在告訴他,他留在人皇殿,便是對他兒子楊戩最好的選擇。
聖人大教的事情,他幫不上忙。
與天庭的牽連,他哪怕再不甘,也只能承認,什麼都做不到。
反倒是人族這邊,追隨禹這位人皇,可以讓他更有可能幫到自己的兒子,這是他唯一可以給自己兒子牽上線的關係。
同時,有他這層關係在,人皇殿也有更加順當的理由插手楊戩之事。
楊戩身上竟然牽扯如此之大,讓楊天佑心情很是複雜,不知該為其驕傲,還是為其心疼,亦或是都有之。
兒子很可能有大出息,超出他的想象,也讓他看見了瑤姬一事解決的希望。
卻也為楊戩擔心,哪怕禹再三告訴他,楊戩背後有聖人在,絕對不會有事。
除了楊戩師祖玉清聖人,還有人族的聖母娘娘,也很可能會關注一二。
瑤姬的處置結果,只是天庭對自身秩序、對眾生必須要有的一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