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洪荒論道(第1/2 頁)
伏羲為人皇期間,人域整體是安穩而平靜的。
不過人域只是洪荒天地的一隅之地而已,整個洪荒卻是算不得安寧。
其中最大的動亂,自是來自於天庭。
天庭的重立,昊天為天帝,當下最大的阻礙便是帝俊時期的妖族天庭殘黨。
帝俊尚未迴歸,太一無心理會妖族。
妖師鯤鵬消失無蹤,直接統領妖族的妖聖,在隕落過半之後,餘下的幾人卻是各有選擇。
被視作十大妖帥之首的白澤見妖族大勢已去,已然放棄了稍微的復辟之夢,此人天賦神通了得,有著趨吉避凶之能,對於天地大勢看得分明,老老實實地選擇了歸隱。
即便一眾不死心的妖族想要將之請出山來主持大局,卻根本尋不到其蹤影。
其實妖族天庭中真正的大神通者對於重建妖族天庭並不熱衷。
他們實則乃是先天神聖,妖族是他們所創,自身卻不見得被妖族之名所束縛。
實力強,境界高,也能夠看到更多的事,知曉洪荒的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他們自始至終都明白,真正能夠決定洪荒天地格局的人是誰。
眼見事不可為,又有幾人會不管不顧的逆天行事?
所以,真正站出來與天庭作對的妖族,反倒是那些接觸不到洪荒頂尖層次的存在,是純種的妖族。
他們沉浸在過去妖族威壓洪荒的榮光裡無法走出,緬懷著妖族天庭的過去,不承認重立的天庭。
他們認為,如今的天庭,是在竊取他們妖族建立起來的成果,鳩佔鵲巢。
這一切 ,原本該是他們妖族的才對。
在這其中,雖然沒有準聖級存在,但大羅境的大妖卻是有不少。
帝俊他們曾經為妖族開創道途,是一條偏向極端的道路,使得妖修的實力增長極快。
但這條路的弊端也非常明顯,乃是純粹的修力的路子。
哪怕歷經了不斷的完善與開拓,其大道根基依舊未曾改變。
聖人之一的元始,其口中的披鱗戴甲、溼生卵化之輩,實則就是特指這些走妖修道路的妖族。
他看不起的不是妖本身,畢竟按照帝俊他們創立妖族之時的妖族定義,其囊括範疇實在太廣。
哪怕很多族群並不承認自身是妖族,可尋常生靈哪裡認得出?
連青丘的狐族都被不知情冠以狐妖一族的稱呼,根本解釋不清的。
元始看不上的,是妖族的修行之路,妖修的大道。
誠然,帝俊等與三清兄弟有過節,可以元始的身份,也不至於會遷怒於尋常妖族。
但妖修這條路本身,卻是與他的大道理念相悖,走這一條大道的妖族,自是不受他待見。
正如此刻擾亂天地秩序、與天庭作對的群妖,不識天數,不明天理,便是他對妖族的評價。
不過不管元始等人怎麼看,這些殘餘妖族對於昊天來說都是極為頭疼的問題。
上萬年來,天庭與妖族大戰未曾斷過。
天庭數次發兵圍剿,卻沒能取得太大的戰果。
至於其中原因,自然是因為天庭強者的匱乏,無可用之兵。
與凡俗的大戰不同,這種層次的大戰,真正能夠決定勝負的乃是頂尖層次的戰力。
何況,天兵天將的數量比起妖族來說還不見得能夠佔據優勢。
天庭與妖族殘黨打成一片,當下最為風光的,則是一眾聖人門下弟子。
各教弟子行走洪荒,這是他們活躍的舞臺。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隔一段時間舉行進行晚輩弟子間的論道交流已經成了慣例。
最初只是道門三教弟子,三清的親傳弟子,人數算不得多。
但是到得後來,三教下各脈各支發展壯大,這論道大會也變得規模越發盛大了,更加的隆重,儼然成為了整個洪荒天地間的一大盛事。
當然,若是看論道的質量,那是有所下降的。
因為最初的論道大會乃是由三位聖人坐鎮講道,如今卻更多的是聖人弟子主持,太清等已經不再露面了。
而在這論道大會上嶄露頭角之輩,也變成了更為年輕的後一輩。
曾經的晚輩,已經被更多的人稱呼為前輩,成為了有頭有臉的大人物。
青玄二人帶著大弟子龍姬受邀前往女媧兄妹的道場做客,數百年之後便是返回了自身的道場。
就在那不久之後,太清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