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部分(第3/4 頁)
下身體,鏈子錘砸在他的肩頭,將護肩的鐵甲獸頭砸的粉碎,李清悶哼一聲,鼻孔裡流出兩綹發黑的血水。
轉過頭去狠狠的看著那個突施暗算的宋軍,那個突襲得手的宋軍見李清看著自己,想都不想的轉身就走,這員西夏猛將已經是甕中之鱉,自己沒有必要冒險繼續攻擊,只需要把他引到自己同袍最多的地方,他自然會死在亂箭之下。
李清的旗手已經少了一根胳膊,大旗也不知道去了那裡,不過他的手裡牽著一匹戰馬,此時的西夏人因為主帥的不作為,失去了先機,如今正在各自為戰,潑喜軍的覆亡就在眼前,旗手看在眼裡急在心中,在同伴的幫助下來到李清的身邊,把韁繩塞給了李清大吼道:“將軍,快走啊!”
李清冷漠的瞅了一眼垂死的旗手,抓著韁繩翻身上馬,反手從屍體上取過一柄立著的長槍,他準備繼續去追擊那個傷了他的宋軍。
旗手將手裡的短刀刺在戰馬的屁股上,來不及調整方向的李清就被戰馬馱著落荒而逃,跑的很狼狽,無論他如何的想要把戰馬的腦袋扭向正確的方向,那匹發狂的戰馬依舊扭著頭本能的向沒有人的地方狂奔。
在白土臺上的種諤沒有理睬那些四散奔逃的西夏人,在沒有糧秣的情況下,那些人根本就沒有繼續活下去的本錢。
他在意的是潑喜軍身後押送的龐大奴隸群,這一戰的目的本身就是為了阻截西夏人繼續向西北運送遼國奴隸。
既然作戰目的已經達到,三兩個逃兵不足為慮。
一想到張北燕子城已經被自己奇襲拿下,種諤的心中就充滿了得意之情,誰說西軍比不上京西軍了?(未完待續……)
PS:第一章
第七十一章兔死狐悲
敗敵殺將歷來是軍功簿上最耀眼的一顆明珠,如今,敵人已經敗亡,種諤對於沒能殺將感到萬分的惋惜。
雲崢之所以會力壓大宋所有將軍成為第一名將,最要命的一點就是他總能敗軍殺將,從儂智高開始,直到蕭打虎,敗在他手裡的西夏,遼國名將不計其數,以至於連狄青的戰功都無法與他相媲美。
種諤對於這一次沒能殺死或者活捉潑喜軍主將李清有著很深的挫敗感,這一場伏擊戰,是自己精心安排的伏擊,大軍在兩天前就已經悄悄的埋伏在兩邊,為了能捕獲大魚,他甚至放走了為數很多的西夏人和遼人奴隸。
如今,戰況依舊不能讓他滿意,想當初,李清不過是雲崢劍下的遊魂而已,如今,就是這個遊魂,竟然從自己精心佈置的圈套中逃脫了,這讓他如何能夠心甘?
對於自己放棄成為雲崢後軍,來到張北草原上堵截西夏人,種諤心中沒有半點的不安,因為這樣的舉動出自於整個西軍,不論是固守大宋和西夏邊境的富弼,還是楊文廣,亦或是遠在河間府外圍與遼皇作戰的狄青,都對自己的行動保持了緘默。
不說,事實上就是同意,同樣都是為國殺敵,誰能有錯呢?雲崢既然有本事攻克雲內州,那麼,也就有本事與狄帥兩面夾攻拿下燕州。
很明顯,燕州是雲崢的禁臠,這個霸道的傢伙不會允許任何人去碰燕州的,他想用燕州換一個王爵,這在大宋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在種諤看來,燕州之地已經過於擁擠了,雲崢的二十六萬大軍。狄青的四十三萬大軍,再加上遼皇近八十萬的大軍,已然把小小的燕州擠得水洩不通,自己幹嘛要帶著十五萬大軍去那裡添亂?
打仗的時候,並非手中的軍隊越多越好,而是越精銳越好。雲崢手中兵力雖然比不上狄帥多,但是他手裡的大軍都是身經百戰的悍勇之士,而且大部分將領都是他慣用的手下,自己去了只會給雲崢的調派增加不必要的麻煩。
耶律信是一個好人,在皮山拖住了沒藏訛龐,給自己創造了絕佳的伏擊潑喜軍的條件。
聽說為了拖住沒藏訛龐,他已經損失慘重了。
種諤來到張北草原,是來作戰的,也是來發財的。潑喜軍守備著西夏人從遼人那裡搜刮來的巨量財富,和人口。
人口這東西大宋從來都不缺,如今陛下已經頒佈了旨意不允許異族人在大宋城關置業,自己要這些遼人奴隸幾乎沒有任何的用處。
殺掉自然是最恰當的做法,一來可以嚴重的削弱遼國的實力,另外一面,這些人也不能去西北壯大西夏的國力。
但是談到殺人,這就涉及到了一個倫理問題。如果是降兵,種諤並不在乎殺死多少。可是,這些人都是遼國的百姓,瞅著他們悽悽慘慘的縮成一團不住的哀求饒命的模樣,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