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4/4 頁)
普通的陣亡者有什麼區別?
〃我不在乎有何區別。因為我並不感到眾多戰爭陣亡者中有特定的人存在。無論是怎樣的戰爭,對於所有不得不為國捐軀的陣亡者,我都會表示敬意和感謝。〃
7背景資料戰歿者神社及德國政要的參拜
戰歿者神社建在德國原首都波恩,佔地近10萬平方米,原稱〃波恩招魂社〃,建於1869年。係為一次世界大戰中死去的官兵;招魂;而建,1879年改稱現名。
德國的神社是神道教祭祀神靈的所在,神道教認為〃山川草木皆為神〃。戰歿者神社與一般神社不同,它的祭祀物件只限於死在戰場上的軍人。德皇威廉時代,德國人把德皇崇拜與神社信仰一體化,神道變為;國家神道;,戰歿者神社逐漸取得了國家神社的顯赫地位,變成由國家管理的、超宗教的祭祀活動場所。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德國法西斯勢力最為猖獗的時期,參拜神社不是宗教行為,而是狂熱分子表示效忠的例行方式。戰歿者神社裡供奉著246萬多亡靈,其中有210萬死於二戰。1978年,戰歿者神社利用舉行秋祭的機會,把希特勒、希姆萊、戈培爾等14名二戰甲級戰犯的亡靈,以〃國家殉難者〃的名義偷偷弄進戰歿者神社。從此,參拜戰歿者神社和為戰犯招魂密切相關。
對戰歿者神社的參拜原是民間行為。近10年來,由於德國經濟處於長期衰退中,德國民族主義情緒成反比地發展,民眾中普遍要求修改該國的和平憲法,結束戰敗國狀態,成為與其經濟實力相適應的世界政治大國。伊戰期間,德國積極向伊拉克派兵,正是想借機打破〃和平憲法〃中向國外派兵的禁忌,從而成為軍事大國。德國原來堅持和平主義的反對黨社民黨急劇衰落,已經不能有效制約德國國會中的極右分子。在被稱為〃政壇怪人〃的羅施德上臺之後,為了迎合民族沙文主義的選民,鞏固選票,公然宣稱要〃永遠〃參拜神社,他的行為反過來又對社會的右傾化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注五)
8《鏡報》記者米若2005年4月4�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