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部分(第1/4 頁)
鄭嘆仔細聞了聞,氣味有些像是蘭花的葉子。
又聞了聞。
分辨不出來是野生型還是那種自然突變型。
不過,有這麼幾個芽,總比全軍覆沒的好。
剛才的壞心情稍微好了那麼點。
看了看旁邊的小猴子,鄭嘆心想,難道這猴子剛才是在護著這幾個葉芽?
小猴子現在已經沒叫了,而是好奇地看著鄭嘆。
上方傳來一些聲響,是幾隻大猴子。小猴子它媽也在裡面,看到小猴子之後便從上邊跳下來,將小猴子撈懷裡,警惕地看著鄭嘆。
鄭嘆沒理它們,看了看那幾個葉芽,周圍的土有些幹,鄭嘆掃了眼四周,角落裡有個扔的空礦泉水瓶,估計是前幾天扔的。
鄭嘆仔細聽了聽四周的動靜,確定沒人過來,便站立起身,過去將瓶子撿了。這附近有條小溪,鄭嘆抱著空瓶子來到小溪邊,扭開瓶蓋,裝了點水。察覺到什麼,鄭嘆一回頭,發現那幾只大猴子都在邊上看著自己,那隻小猴子則掛在母猴身上,盯著鄭嘆的動作。
灌了水之後,鄭嘆又將瓶蓋重新扭住,抱著往回走。那幾只猴子又跟著鄭嘆跑回陡坡這裡,看著鄭嘆將瓶蓋扭松,倒了水在蘭花的葉芽那裡。
倒完水之後,鄭嘆將瓶蓋扭緊,放在旁邊。
一陣山風吹過,那個空礦泉水瓶被吹倒,沿著坡度往下滾。
原本掛在母猴身上的小猴子快速跑過去將瓶子撿起,那動作母猴都來不及阻止,估計平日裡這小猴子皮慣了。
小猴子想學鄭嘆剛才的動作,卻發現瓶蓋怎麼也弄不開,不由得唧唧叫了兩聲。
那幾只大猴子也湊過來,拿過瓶子,擺弄了兩下,依舊打不開,看著還想用牙咬來著。
鄭嘆實在看不過去,往那邊走。
山下村子裡那些猴子們不是挺聰明的嗎?抽科打諢,上房揭瓦,啥都能幹。不過,大概是山上這些基本上不進村的猴子們沒怎麼接觸過那些。
拿著瓶子的大猴子見鄭嘆過來,趕緊將手上的瓶子扔下,退開。
小猴子還想過去將瓶子撿起,被母猴子快一步揪住尾巴拖回去。
可等鄭嘆拿起瓶子的時候,幾隻猴子又伸著脖子盯著鄭嘆的動作。
於是,在二毛他們找鄭嘆的時候,鄭嘆正在教這些猴子們怎麼扭瓶蓋。(未完待續。。)
雙倍了,求個票
9月28號至10月7號雙倍月票期,投一票算兩票啦~~
從去年十月發第一章到現在,也快一年了,按照計劃,回貓會在這個十月完結。
感謝大家這一年來的陪伴,還有最後這段時間,也希望大家會繼續陪著回貓,直到完結。(未完待續。。)
第三九二章 人與猴子
曾經有一篇關於基因研究的報道說過,人與猩猩的相似度很高,差別只有大約1…2%,而正是這2%的基因差異,使得猩猩在智慧、行為、心理等方面與人有相當大的差異,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但這並不說明猩猩猴子之類的蠢,相比起很多動物來說,它們算是聰明的了。
那幾只猴子看著鄭嘆將瓶蓋扭開,旋緊,再扭開,再旋緊,反覆幾次之後,估計它們也手癢了,鄭嘆看著示範得差不多,將瓶子重新放在地上,然後後退幾步。
那隻被母猴撈在懷裡的小猴子一看鄭嘆的行為,便迫不及待地掙脫出來,去拿那個空礦泉水瓶。這次母猴沒有再揪著它的尾巴拖回來,幾隻大猴子湊攏看著小猴子的動作。
鄭嘆剛才扭瓶蓋的時候並沒有扭緊,所以,小猴子按照剛才鄭嘆的動作試了兩下,便將瓶蓋扭開了,一見自己成功,小猴子激動得手舞足蹈,嘴裡唧唧啊啊地叫著,似乎在炫耀。
一隻大猴子接過瓶子,將扭下來的瓶蓋放在瓶口,一動,瓶蓋掉下來,放上去,又掉下來,旁邊另一隻大猴子看不過去了,搶過瓶子,然後拿著瓶蓋小心放在上面,手指頭捏著瓶蓋扭了扭,不對勁,再扭,依舊不對勁,盯著瓶子看了幾眼,換個方向扭,這次對了。
使勁揮動了兩下塑膠瓶也沒見瓶蓋落下,那隻大猴子高興地“喔喔”叫。
鄭嘆就看著那幾只猴子圍過去搶著瓶子玩。小猴子這次搶不過了,看了看周圍,跑開。母猴回頭的時候,小猴子已經跑老遠,叫也叫不回來。
現在鄭嘆終於知道這小猴子之前怎麼是獨自一個了。這放在人類小孩裡面就是那種咋說都不聽的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