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1/4 頁)
峰頂的湖水,流入山腹之後,在山腹內的河道呈螺旋型向下流動。只因山體龐大,加上山腹之內微光甚至有一段無光的特殊環境,使嶽遵無法察覺河道是圓弧型一圈一圈繞向下方,誤以為河道應該是筆直向前的。
這才產生了自己順流而下數百公里,早該超出了十萬大山範圍的錯覺。事實上,因山體巨大,河道在山腹內環繞一圈就有數十公里之長,幾百公里這個數字繞上幾圈就能達到,並不足為奇。
既然此時畢方指引自己從地下暗河的源頭處進入山腹,那說明當時的選擇有誤,不該往暗河的下游走的,正確的方向當是溯水而上。
不過回過頭來想起,那隻烏龜曾馱了自己遊了老遠,嶽遵又認為自己的選擇並沒有錯。逆流而上數百公里,怕是憑自己的體力是吃不消的。
在重新進入山腹之前,嶽遵又向畢方請教了許多問題。可是,畢方畢竟是鳥,哪怕智商不比人低上幾分,可是它能聽懂人言,嶽遵卻不通它的鳥語。因此,只好由嶽遵提出他所能想到的問題,然後畢方用肯定或否定來回答,所以只能得到一些比較簡單的答案。
一番相當辛苦的溝通之後,嶽遵算是整明白了。這裡,本就是畢方的避世之所。直到有一天,來了一個人,就是初代戰靈。看中了此地特殊的環境,就選擇將傳承之地設在山腹中的某處。
至於畢方,就是在那個時侯認識了初代戰靈,並與其成為好朋友。之後又見過幾個後世戰靈,甚至也曾幫過他們幾個小忙,早已對如何辨識戰靈傳人頗有心得。
所以在看到嶽遵時便能一眼認出他也是前來此地求取傳承的後世戰靈,這才欣然相助,將他帶至峰頂。
原本,山腹之中生活著的那些古怪的生物的。自然就成為了那初代戰靈為免他人誤入戰靈之地DQ傳承,最好的看守者,也算是因地制宜、物盡其用。
進入山腹的通道並不止一處。如最初貓兒帶領嶽遵去的那個山谷,可以從那個狹長的山體通道進入;也可以從那個天井處的平臺之上的那個通道口進入;最後就是現在畢方指引的,從峰頂地下暗河源頭處進入。
只要是覺醒的戰靈,其實從何處進入並不重要,因為覺醒的戰靈有足夠的能力應付山腹中的所有危險。只要摸對了路子,找到傳承還算是一件比較輕鬆的活。
千多年來,也就只有嶽遵在無法使用一絲靈能的情況下,進入這個山腹,才會步步危機、險象環生。不過這也怨不得人,那初代戰靈就算再怎麼神通廣大,也不能算到千多年後會發生的事情吧。
至於從頂峰進入山腹之內,一路上還有什麼危險,畢方也是不知道的。雖然,它算得上是此間主人。可在它悠長的生命中,還真的沒有進入山腹之中檢視過。
身為上古神鳥,畢方也是有其尊嚴的,鑽洞挖坑的事,自然不屑一干。翱翔九天,才是它的追求。
正因如此,有關山腹之內的情況,還是在以往的歲月中,聽那些曾進去過的戰靈出來後敘說的。
只是,對當時的戰靈來說,山腹之內的被嶽遵視為巨大威脅的一些存在,盡皆不值一提,也沒有多說什麼。所以,畢方所知非常有限。
言談中,畢方也曾對嶽遵何以弱小之斯,用身體語言表達過這一疑問,用翅膀尖指指嶽遵,再將自己的身子縮成一團,讓自己看上去顯得儘可能小。
嶽遵看懂了畢方的意思之後,心中不由感慨這隻鳥果真靈性異常。只是對於它所問的問題,卻不知道如何回答。
說是被人打傷後,傷到了靈源,以致使不出靈力吧,可貌似當初自己能夠使用靈力時也是非常弱小的。
貓兒曾懷疑自己並非完全覺醒了靈能力。至於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也是說不上啥子道道來。歷代戰靈,似乎並無此種前科的。
或許畢方也就是隨口一問,做了個動作後見嶽遵猶豫了一會,不見答話,也沒有深究。只見它將自己的翅膀展開,回首在翼尖上輕輕一啄,一扯,嘴上已然銜上一根羽毛,再脖子一伸,遞到了嶽遵的面前。
嶽遵雖不明其意,到底還是不願拂了畢方的美意,接過畢方的那根羽毛,捏在手裡。將這根羽毛舉至眼前,好奇的打量著手中的羽毛。
畢方見嶽遵接過自己給的羽毛,脖子一仰,“嗝啊嗝啊”的叫了兩聲,叫聲中似是隱有告別、祝福之意。鳴叫過後,再也不管嶽遵是何反應,翅膀一張,身軀已然升空,旋即消失在天際。
嶽遵望著畢方的身影在空中越來越小,直至消失,心中頓感一陣茫然。雖然剛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