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爺爺,您看這粥裡有肉(第1/2 頁)
在又客套了幾句之後,李秋親自帶著孫思邈師徒三人走入芙蓉園內。
路上看到的流民,無不向李秋無比感激的施禮,打招呼。
而李秋呢,如同以往一樣,認真且恭敬的還禮,然後才繼續往前走。
看著眼前的這一幕幕,以及這些雖然身體上依舊單薄、虛弱,但明顯精神頭好了很多的流民,孫思邈也是心中感慨良多。
“不瞞王爺說,我們師徒三人此番趕到長安,就是為了這數萬流民而來的。”
“醫者仁心,不求懸壺濟世,但總是要盡一些自己的微薄之力的。”
“可不料,當我們師徒趕到這裡後,就聽說了這數萬流民都被王爺您給收入了芙蓉園中,賑災設粥,抵禦風寒。”
“當年王爺您獨闖突厥鐵陣,解救長安城百姓和整個大唐的事蹟,我就曾聽聞過。”
“如今一見到王爺此番善行,善舉,孫思邈當代天下黎民,對王爺您一拜!”
說著,他們師徒三人,無比恭敬的對李秋施禮。
這時呢,李秋也是搖搖頭,輕嘆一聲。
“孫郎中,在面對這種情況之時,縱使是我,也會有一種人力有時窮的無力感。”
(郎中是從五品的正經官職,在唐朝以郎中稱呼一位醫生,已經是非常高的一個稱謂了,與後世理解的那種泛指略有不同。)
“我此番收留流民,本質上同你救治病人,其實沒太大的區別。”
他的話,讓孫思邈隱隱的感到費解和好奇,“還請王爺指教。”
李秋略有無奈的笑笑說道:“你我都是治一時之症,也可以說是治標不治本。”
“真正能治好這天下和所有黎民的,還要看陛下和這大唐所有的官吏們。”
“也只有當天下大治,百姓安居樂業,物資富足之時,那才是真正的治本。”
聽著李秋的話,孫思邈心中的震撼程度,簡直是無以復加。
“真的是想不到,王爺您如此年紀,就有如此高遠的見識。”
“在下,真的是受教了。”
“這眼下流民的小病,孫思邈可治。”
“但這讓國家興盛,百姓安居的大治,就要仰仗聖上和王爺了。”
一邊說著,李秋也就將孫思邈引到了流民所居的那些宮殿之內。
隨後,孫思邈挑選著,對那些患病的流民把了脈。
然後又詢問了一下他們的病症,嚐了嚐他們此時碗中的薑糖水,又看了看李秋用來熬薑糖水的大鍋。
最終,孫思邈詫異的看向李秋,“難道王爺還精通醫術?”
“這裡面多數的流民,都是患的風寒之症。”
“而王爺您給他們熬得這薑糖水,雖說不能治癒,但絕對是非常有效的。”
“你看,那些喝了滾燙薑糖水之人,明顯症狀都減緩了許多。”
李秋苦笑著擺擺手,“我哪裡懂什麼醫術。”
“只是猜到了這些百姓腹中飢餓,又流離失所,夜間難有抵禦寒風的住所。”
“所以就用土方法,幫他們驅驅寒罷了。”
說到這裡,李秋又輕嘆了一口氣。
“孫郎中啊,不瞞你說,這流民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
“我必須集中起全部的人力、物力、財力,才能幫助他們度過這個冬天,和明年的春夏。”
“實在是做不到挨個為他們聘請長安城中的那些大夫們。”
“如今正好你來了,也就有勞你和兩位高徒,針對眼下的情況開出方子,儘可能的多診治一些人吧。”
聽了李秋的話後,孫思邈躬身施禮,“王爺放心,孫思邈定當全力為之!”
接下來,孫思邈又詳細的給一些典型的患者把把脈,然後開出了一張藥方。
上面都是些量大,便宜,好找,卻又非常有效和對症的中藥。
服藥方法,也是同薑糖水類似,用大鍋熬製。
然後趁著滾燙,讓患者服下,大人一碗,小兒減半,以驅體內風寒,達到治病的功效。
當芙蓉園的家丁和侍衛去到城中買藥之時,當聽到這些藥是神武大將軍李秋自己掏腰包,給數萬的流民治病之時。
那些郎中和藥店的掌櫃也全都震動到了。
要麼是將這些藥材賠本賣給芙蓉園,要麼就乾脆直接帶著店鋪中的郎中和草藥一同跟到了這芙蓉園之內。
為這流民,他們也要跟李秋大將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