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前往,十三州封地(第1/2 頁)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
這些流民的病情,多數都已經痊癒。
身體狀況,也比剛來時,好了太多。
而對他們戶籍的統計、盤點、分類工作,也已經完成。
於是李秋和張蘊古等人,也就把他們中的大部分都集中在了一起。
當人員到齊,場間保持了安靜之後,李秋看了看他們緩緩說道:
“從現在,距離到明年春天,還有幾個月的時間要熬。”
“不瞞你們說,如果你們所有的人繼續留在這芙蓉園,留在這長安城周邊。”
“陛下調轉的,以及我盡全力幫你們籌措的賑災的糧食,仍是遠遠不夠的。”
聽了李秋的話,在場近萬的流民們,沒有一個人情緒激動,也沒有絲毫的不滿。
只是紛紛嘆著氣說道:“王爺,您和陛下,以及那些大人們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全都看在了眼裡,記在了心中。”
“我們也知道,我們這人數實在是太多了。”
“咱們大唐還在跟突厥打仗,也很缺糧。”
“其實就算王爺您不說,我們也不會一直留在您的芙蓉園中,給王爺、阿珂公主、可心姑娘,武珝姑娘你們這些好人繼續添麻煩的。”
“等明日,我們就會全都離開這裡。”
“只求王爺您能發發慈悲,收留一下那些可憐的孩子們吧。”
“我們這些人,死了也就死了,可那些孩子們,死了就太可惜了。”
聽著他們的話,李秋做了個下壓的手勢,示意讓他們靜一靜。
片刻後,李秋才微笑著,無比認真和真誠的對他們朗聲說道:“有一件事,我希望您們能夠記住。”
“無論到什麼時候,無論到了怎樣的困境,我不會,這個大唐也不會,拋下你們不管的。”
“當然,一直留在這長安城的周邊,也不是長久之計。”
“所以呢,有一件事我想同你們合議一下,說一下我打算的對你們的安排。”
聽到李秋說到這裡,這群百姓眼中的光芒,也從方才的灰暗重新恢復了一絲明亮。
這時李秋繼續說道:“第一批我準備安置的人,是那些少數的老弱病殘。”
“我會將你們送回你們的老家,周邊的村縣。”
“當然了,我不會讓你們回去繼續捱餓,甚至是餓死。”
“每個月我都會派芙蓉園中專門的兵士,去你們家裡面送糧食。”
“雖說可能不能讓你們頓頓都吃飽,但是絕對不至於讓你們餓死。”
“不知道你們肯信的過我不?”
聽到此,這群百姓不住的說道:“王爺,要是連您說的話我們都不信的話,那這個世界上,我們就信不過任何人了。”
“王爺,您也不用跟我們商量,總之您讓我們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好了。”
“我們知道,您是真心實意的為了我們好的。”
這時候,李秋點點頭,又接著說道:“這第二件事,就是你們方才的請求,關於這些孩子。”
“在剛才第一件事中,那些太小的孩子,會隨著他的孃親被送回老家的村縣。”
“而剩下的這些孩子們,無論男女,我決定把他們留在這芙蓉園中。”
“讓他們有地方住,有飯菜吃。”
“並且,我還要教他們讀書、識字,習得武藝。”
“等以後他們長大了之時,也希望他們能成為這個國家的棟樑之才。”
在聽到此處時,這近萬的百姓,全都情緒激動,感恩不盡的統統給李秋跪倒。
在這個時代,是隻有士族家的子弟,公子少爺們,才能讀書識字,才能習武的。
而如今自己家的孩子,卻能夠跟隨著李秋大將軍學藝,這是何等的一個福緣啊。
這天底下,又有誰能趕上李秋大將軍有才華,又有誰能比李秋大將軍武藝更精湛啊?!
隨後,在將他們都勸起身後,李秋又說出了這最後的一件事。
“這第三件事,就是你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
“若是繼續留在長安城周邊,你們中的大多數人怕都是難逃一死。”
“留在這裡,不是長久之計。”
“所以我打算護送你們全都到幽州、薊州、平洲、易州、定州、恆州、莫州、瀛洲、滄州、深州、趙州、德州、翼州等十三州,我的封地上去。”
“在沿途,會